国际空间站的氧气到底从何而来?为什么十几年了还没耗尽呢?(11)


而且,水中蕴含的氧气非常多,一升水可电解生成约620升的氧气,完全满足一个人一天的氧气(每人一天约消耗550升),也就是说,只需电解很少的水量就可以保证宇航员的氧气供应,所以国际空间站十几年也没有耗尽氧气 。
那么,空间站的水又怎么来呢?
其实,空间站里的水并不是全部都用于制造氧气,而是大部分用于宇航员的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因为水从从地面运送到太空的成本很高,所以在国际空间站里,水都是循环利用 。具体的说就是把宇航员在生活和工作中产生的各种废水(如洗漱水、尿液等)全部收集起来,再经过多重蒸馏、分离以及过滤等后,转化为可饮用的水继续使用,回收率可达到93% 。
而那些用于制造氧气,被消耗掉的水很少,靠地面上的少量补给就可以维持 。
也许有人会问,我们初中化学中不是讲过光合作用吗?在空间站种植物,植物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气,而人类则消耗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这样不就可以循环利用了吗?而且光合作用还可以产生糖 。那为什么在空间站实现不了呢?原因如下:
1、蒸腾作用失效
空间站在太空是微重力环境,而植物都已适应了地球表面的重力环境,这也是植物生长的最大障碍 。在微重力环境下,空气对流差,叶片蒸发出来的水汽会吸附在叶片表面,堵塞气孔,植物就会被自己“淹死” 。
2、灌溉是难题
在地球给植物浇水是件很容易的事,但在太空,就需要不断地浇水或专门开发滴灌技术浇水 。
3、施肥很难
在太空中,植物需要特制的基质和专门配制的营养土 。普通的土壤是不能用的,因为土壤中有数不清的细菌、真菌和其它有害物质,这些都会影响到宇航员的生活 。
4、空间站空气并不适合植物
在空间站里,空气里的二氧化碳浓度比地面要高10倍,并且还有氨气、甲醇、甲醛等气体,虽然二氧化碳对植物有益,但其它一些气体对植物正常生长有害,必须过滤处理掉 。
5没有空间种这些植物
要在空间站腾出一块菜园地,这比登天还难 。
所以,在空间站不会通过植物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来维持 。
礼炮号空间站(前苏联,1971年-1986年)
礼炮一号是人类的第一个空间站,礼炮系列空间站属于第一代空间站,处于试验验证阶段 。
天空实验室空间站(美国,1973年-1974年)
天空实验室是美国的第一个试验型空间站,它在宇宙空间运行了2246天,绕地球3.4981万圈,航程达14亿多公里 。
和平号空间站(前苏联/俄罗斯,1986年-2000年)
和平号空间站是大型组合式空间站,属于第三代空间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服役了15年,来自12个国家的100多位宇航员相继登站,现已坠毁 。
国际空间站(美国/欧盟/日本/俄罗斯/加拿大,2000年-至今)
国际空间站是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欧洲航天局、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加拿大国家航天局和巴西航天局六个机构组成,我国曾经申请加入,遭美国强烈反对而作罢 。预计服役到2025年退役 。
中国天宫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包括核心舱、实验舱梦天、实验舱问天、载人飞船和货运飞船五个模块组成 。支持开展舱内外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是我国目前研制的最大的航天器 。这是由我国自主建造,实现了产品全部国产化,部组件全部国产化,原材料全部国产化,关键核心元器件100%自主可控,中国航天再也不会被国外卡脖子了 。
载人航天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科技实力的象征,如今,我国已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3名航天员送入中国空间站,预祝三位航天英雄圆满完成太空任务,凯旋而归!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