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翠微寺遗址
黄峪寺春景
秦岭翠微宫遗址
翠微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滦镇黄峪寺村 。宋敏求《长安志》曰:“本为唐武缜八年(625)在终南山所建太和宫” 。至贞观十年(636)废 。到了贞观二十年(646)唐太宗厌长安城内烦热,遂命大匠阎立本动工修建翠微宫 。关于翠微宫的地形景观,以后的寺主体琳曾有过生动的描述:“其地夜,带秦岭之渺渺,接陇岫之苍苍,东观浩日之波,西临悬月之浦……” 。
翠微宫建成后,唐代大诗人张昌龄曾作《翠微宫颂》,当时翠微宫笼山为苑,依岭为势,北开云霞门,西开金华门,内有翠微殿、含风殿、安善殿、太子宫等建筑,气势恢宏,富丽堂皇 。唐代诗人曾写下许多题翠微宫的诗,温庭筠有《题翠微二十二韵》 。刘禹锡、李白都曾写诗进行吟诵,李白的诗为《答长安崔少府叔封游终南翠微宫太宗皇帝重沙泉见寄》,诗曰:“初登翠微宫,复憩金沙泉 。践苔朝霜滑,弄波夕月圆 。饮彼石下流,结梦宿溪烟 。昆湖梦泽水,在驾空茫然 。”
现代黄峪寺农家
翠微宫建成后,可谓“云树深深碧殿寒”,确实不失为一处避暑佳地,因而曾为唐太宗最喜欢去的地方 。在翠微宫他曾下诏任命了一些唐代官员,曾下诏安抚战乱中流落的名族平民,曾召集群臣议论他能成大业的原因 。他曾多次去翠微宫避暑疗养 。金朝赵秉父的《翠微宫》诗就形象写出群臣朝见驾的情景:“南山常看退之诗,未说云山润色之 。要看宫,寺在南山十里东 。祗怪朝来衫袖湿,不知身在翠微中 。”
唐代贞观二十二年(649)唐太宗驾崩于翠微宫翠微殿,太子李沉随父王在侧,在公卿的拥戴下于翠微宫含风殿登上皇室宝座 。皇亲国戚不忍再到这触景伤情之地,于是翠微宫就闲置荒废起来 。再以后翠微宫改为翠微寺,具体时间大约为元和元年(806),唐人有首《题翠微共诗》就写的是翠微宫改为翠微寺的情景:“翠微寺本翠微宫,楼台亭阁九十重 。天子不来僧又去,樵夫时倒一枝松 。”翠微寺宏伟壮观之貌可见,然那种寂寥空旷,开始没落的情景也显而易见了 。
到了宋代,据《元和郡县志》记“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又改崔维斯韦永庆宫 。”再以后,又改为永庆寺 。明时,赵山函(桴城南)曰:镇西十五里,为董林寺,(咸通七年,置下寺于山外董村,因名董村寺),是翠微下院 。山下寺为翠微 。余不至,呼寺僧问之,不知也……从以上记述可知,名是翠微寺依然存在 。到了清代,据虚云和尚年谱记:“光绪二十七年夏,赤山法老人来陕子吉庵翠微山 。来六十余人,半住望裕寺,半住新庵寺及兴善寺 。”皇峪寺即翠微寺,可见当时的翠微寺也依然存在 。“时苏军门在壮地开水田将毁伯滩地百顷送翠微山作僧粮……”
【宿翠微寺诗句赏析 宿翠微寺翻译赏析】明代八嗣秦王朱诚泳曾来这里寻访翠微宫古迹,他在《吊翠微宫》诗中说:“翠微深人翠微宫,避暑当年说太宗 。吊古不须增感慨,凭高聊复将笑容 。千章古木苍烟合,数尺残碑碧鲜封 。独喜满怀吟兴时,参天花朵玉芙蓉 。”当时这里还有残碑断阶和高大的玉兰树 。又经中华民国,时至今日,沧海桑田,翠微寺只有其遗迹可辨了,其地是山顶上一个南高北低背山面川的大坪,这儿以前居住着几十户村民叫黄峪寺村 。其遗址上,时有唐代简石残瓦、板瓦;莲呈改方砖残片出土,证明这儿曾屹立过唐辉煌的翠微宫 。(卢剑利)
- 详解游子吟诗文大意 唐诗游子吟的诗句诗意
- 描写思乡怀亲的诗句 表达思乡的诗句有哪些
- 为什么大学女生宿舍的矛盾总是很多?
-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古诗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古诗
- 描写风的古诗大全 带风字的诗句有哪些
- 山茶花的经典诗句分享 山茶花的经典诗句
- 描写春风的优美诗句 形容春风吹拂的诗句
- 十五夜望月古诗的诗句 十五望月夜古诗
- 广西居民称对面宿舍楼“妖气”太重?建筑风水你不得不知的原则 学校对面的房子风水
- 诗词中的对偶句 对偶诗句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