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古代皇帝有最好的医疗资源,明朝后期的皇帝普遍寿命都不高?( 五 )


明朝历代皇帝
纵观明朝皇帝的历史,仅有四位皇帝年岁超过了六十岁,而其它的十几位皇帝寿命超过四十岁的都少有,大多都是正值壮年的三十多岁就早早去世了 。大明从建国到灭亡一共经历了277年时间,共有十六位皇帝,这16位皇帝,平均享年42.2岁,与前几朝近五十的平均皇帝寿命相比,确实有点低,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 。
一、工作劳累,纵欲过度
自朱元璋建立大明朝之后,丞相的权力就被一削再削,尤其是“胡惟庸案”之后,朱元璋更是直接撤了丞相一职,权分六部,以绝臣下权力过大之患,将朝中大权尽归于皇帝一人 。但权力的过于集中也导致了政务的繁忙,大小政务都要经手朱元璋 。
朱元璋批奏折
朱元璋自然乐得如此,但他的子孙可就不想像他一样了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批奏折都经常批到深夜,这还是朱元璋勤于政务的结果 。对于其子孙而言,起初登基时可能还会立下雄心壮志,可一旦让他们一直夜以继日的批复奏折,这群从小娇惯的皇子怎能忍受?即使有了内阁和司礼监之后,权力依然掌握于皇帝之手,审批决断依然少不了皇帝 。
于是在这种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皇帝早早去世也在情理之中 。而且有些皇帝在受不了繁忙的政务之时,便会想办法放松,这一放松不要紧,他们便留恋于温柔乡,整日花天酒地 。相比于烦人的政务,他们更喜欢这种什么都不用管的生活,久而久之,身体也就被折腾坏了,壮年去世也属正常 。
二、服用丹药,追求长生
追求长生是历代皇帝的共性,谁都不想死,更何况是一个国家中权力最大的皇帝?而想要长生用的最多的方式是什么?服用丹药!明朝皇帝多尊崇道教,对丹药的需求可谓是远超前朝,而丹药当中含有过量的重金属元素,尤其是汞!
这些重金属服用少量还可相安无事,但一直服用以凡人之躯怎能受得了?这些丹药非但没有延年长命,反而成了催命丹!事关皇家长生之法,本就该严密保存,史书又怎敢记载,也无从得知,或许只能有寥寥几语谈及吧!
三、医术有限,小病成灾
虽然说明朝时期较于前几朝的医术已有了发展,但在高水平领域的医术却相差无几,甚至由于古代人们保守的传艺思想,有些高明的医术已经失传 。这就导致明朝太医的水平与前几朝相差无几,甚至于还不如前几朝 。古代的医疗水平不高,我们现在常见的小病在古代就是大难题,是随时可以要命的!于是,本身出身于皇家这种成长环境,心理健康已经饱受摧残,再加上忙于政务或者纵欲过度,小病也能熬成大病,大病无治便会要了命!
医师救世
事实上,古代人民寿命普遍不高,而皇帝的平均寿命还是高于百姓的,至于明朝的皇帝寿命大多不高,也是诸多原因导致的 。但不管是什么原因,最终原因都是心中的欲望!勤于政务是对权力的欲望,花天酒地是对酒色的欲望,服用丹药是对长生的欲望 。或许放下执念才是长寿秘诀吧!
古代皇帝有最好的医疗资源这不假,但是古代皇帝也有最猛烈的毒药

为什么古代皇帝有最好的医疗资源,明朝后期的皇帝普遍寿命都不高?

文章插图
皇帝在古代是至高无上的,作为天子,皇帝能够掌握天下臣民的生杀大权,因此无论是在生活,医疗,教育还是死后的陵寝布置上,皇帝一定是最优等的,那么大的太医院聚集了天下的名医,皇帝稍有不适就可以第一时间找专家看病,这是古代的百姓不可能享受到的待遇
况且明朝后期的皇帝也是一大批昏庸无道的主,应该是太监擅权以及内阁分权的原因,明朝后期的皇帝大多懒政,整日里灯红酒绿,沉醉于温柔乡中,殊不知酒是断肠药,色是刮骨刀,酒色过多的消耗了皇帝的元气,就算是太医院高手如云,也架不住皇帝自己作死啊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