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遂至承天寺 。(到)
寡助之至 。(极点)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寻:寻张怀民 。(寻找)
未果,寻病终 。(不久)《桃花源记》
空:庭下如积水空明 。(空旷澄澈)
空谷传响 。(空荡荡的)《三峡》
古今异义
但(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只是,只不过;
今义:但是,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耳(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相当于“ 而已”“罢了”;
今义:名词,耳朵 。
闲人(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古义: 不汲汲于名利而能从容留连于光景之人;
今义 与事无关的人
户(月色入户):古义:窗(门户)户;
今义:住户、人家
念(念无与为乐者):古义:考虑,想到;
今义:纪念,思念,读
盖(盖竹柏影也):古义:原来是,表推测原因;
今义:器物上有遮盖作用的东西 。
中庭(相与步于中庭):古义:院子里;
今义:庭子中间 。
词类活用
相与步于中庭:名词作动词,散步 。
怀民亦未寝:名词作动词,睡;卧 。
特殊句式
倒装句
1.相与步于中庭:(我们)便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介宾短语后置,应为“相与于中庭步”)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只不过缺少像我们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定语后置,应为“但少如吾两人者闲人耳”)
省略句
3.解衣欲睡:(我)脱下衣服准备睡觉 。(省略主语)
判断句
1.盖竹柏影也:大概是竹子跟柏树的影子吧?(起判断作用)
主旨句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表达出作者孤寂凄凉,无所归依的心境以及仕途不得志的抑郁,以及他豁达的人生观 。
阅读全文,完成练习题:1. 解释加点的词:
(1)念: (2)遂: (3)寝: (4)相与: (5)但:
2.文中描写月色的神来之笔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水空明”一句是把_____比作“水”,“空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在这里写_____________ 。
4.这篇抒情小品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心境 。
5.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表达方式?请按不同的表达方式划分层次,并写出各层大意 。
6.本文是作者苏轼贬官后,在黄州期间写的 。请写出他在这期间所写的诗句中的两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全文以_______为线索,依据作者的行踪,以诗的笔触描绘了_____________图 。
8.说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的意思:
9.文中有一个能概括作者夜游感受词语是_______ 。
10.作者在文中自称“闲人”,你对此怎样理解?
11.文段中集中写的句子是第___句,其主要内容可用四个字概括为:___________ 。
答案:
1.(1)考虑,想到 (2)于是 (3)睡 (4)共同 (5)只
2.庭下……柏影也 。
3.月光 形容水的空明澄澈 月色之明
4.旷达
5.一层;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二层:庭院漫步,观月赏景:三层;月夜问天,自喻闲人
6.(1)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 (《浣溪沙》)
(2)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赤壁赋〉〉)
7.月光 夏夜月光
8.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松柏?只是缺乏像我俩 这样的闲人啊!
9.欣然
10.“闲人”指政治上的“闲人”,大自然的主人 。
- 赞美红梅的古诗及解释 古诗红梅苏轼翻译赏析
- 古诗赏析及全文解释 杜甫绝句二首其一翻译
- 天净沙秋思原文赏析及诗意 天净沙秋思主旨句赏析
- 最知名是诗句赏析及诗意 著名古诗词大全赏析
- 无论什么场合,都不太会说话,思维不敏捷,如何提高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
- 如何做好饮食脚部保养以及暖脚?
- 晏子为齐相文言文注释 晏子之御者文言文翻译
-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翻译敢问 孟子公孙丑上原文及翻译
- 水调歌头苏轼翻译及原文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原文及解释
-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原文及翻译及赏析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