仵作是什么意思啊 古代的验尸官叫什么

仵作是什么意思啊 古代的验尸官叫什么

仵作是什么意思啊 古代的验尸官叫什么

文章插图


【仵作是什么意思啊 古代的验尸官叫什么】俗话说得好,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仵作在中国古代又是一个怎样的职业呢?在很多人心目中, 以前的仵作就是现在的法?医, 其实也不尽然 。
中国古代很早就有勘验尸体及现场的记载, 如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有一份名叫《對5诊式》的竹简, 其中就记载了令史率“炸隶臣”或“隶臣妾”进行勘验的制度, 后者大体相当于仵作 。
“仵作”一词, 最早出自五代时的《疑狱集》中的“仵作行人” 。 当时, 仵作除了应官府之召勘验死伤外, 同时还承办民间丧事 。
如唐朝时的“三十六行”, 其中就有仵作行, 由此可见, 当时的仵作是以从事殡葬事宜为主, 尸体勘验很可能只是兼差 。 宋朝以后, 仵作又被称为“团头”, 也就是当地殡葬行会会首之意 。
《水浒传》中勘验并收殓武大!郎的何九叔, 扮演的就是这等角色.南宋时期, 长期从事提点刑狱职贵的宋慈撰有一部《洗冤集录》 。 (又名《洗冤录》), 其中总结了各种勘验经验与技术, 这本书也成为后世刑狱官员的必备书 。
清朝以后, 仵作开始脱离殡葬业, 成为官府的正式简役 。 按当时规定, “大县额设仵作三名, 中县额设二名, 小县额设一名” 。
定额之外, “再募一、二人, 令其跟随学习, 预备顶补” 。 和前朝件作临时应差不同的是, 清朝仵作还需要学习并经考试后才能上岗, 其经过大体如下:“给每人发《洗冤录》一部, 选委明白刑书一人, 与仵作逐细进解 。
每年开印后, 该州县将额设学习名数, 造具花名清册申送该管府、州, 汇册通送院司存案, 该管府州, 每年随时就近提考一次 。 考试之法, 即令每人讲解《洗冤录》一节 。 如果讲解明白, 当堂从优给赏;倘讲解悖谬, 饬令分别责革及勒限学习, 另募充补 。 ”
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 清朝的仵作已经由临时差雇人员转为了州县衙门的常设职务, 也就是俗称的“吏” 。 至于仵作的待遇, 则“将各州县皂隶裁去数名, 以其工食分别拨给, 资其养赡” 。
其固定薪给待遇为:“给发工食月各一两, 如三年无过, 月各二两” 。 在中国古代, 地方官都兼管司法, 遇上刑狱案件在所难免 。 按规定, 一旦出现命案或者重伤不能扛抬赴验的情况, 地方官必须带领仵作前往现场亲自勘察 。
当然, 作为州县官员, 他们自己是不会动手的, 验伤验尸的活都是交给仵作来完成 。
清末新政时期, 直隶曾创办专门的仵作学堂, 以提高检验水平 。 宣统元年, 吉林提法司设置检验所并将仵作更名为“检验吏” 。 民国后, “对非解剖不能确知其致命之由者, 指派医士执行解剖 。 ”由此, 传统的仵作也开始逐渐转向现代法医了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