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鸡蛋立起来的人是谁 鸡蛋能立起来的是状元风水地



把鸡蛋立起来的人是谁 鸡蛋能立起来的是状元风水地

文章插图

雪入春分省见稀,半开桃李不胜威 。
应惭落地梅花识,却作漫天柳絮飞 。
——宋·苏轼
春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每年阳历的3月19日至22日,太阳达到黄经0度,就是春分节气了 。春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几乎都是昼夜等长的 。而过了春分之后,对北半球来说白天就开始长过黑夜了,一直到夏至日白昼达到最长 。人猿相别之后,远古的先民最初是没有很清晰的时间概念的 。昼夜长短的变化,这是先民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观察到的时间现象之一 。白天最长的一天、黑夜最长的一天以及昼夜等分的日子,这些关键的时间节点自然也就成为了先民们最早注意到的日子,于是就有了二分二至的概念 。所以春分也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确立下来的节气之一 。汉代哲学家董仲舒的《春秋繁露》中即记载说:“春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古人用阴阳观念来解释世间万物的变化,昼夜平分就被解释为阴阳相半了 。
一、春分的三候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占15天,古人又进一步将这15天等分为三,每5天一候,用来描述每个节气的具体自然状况 。春分自然也有三候,分别是“玄鸟至,雷乃发声,始电” 。
把鸡蛋立起来的人是谁 鸡蛋能立起来的是状元风水地

文章插图



候鸟的迁移是古人最容易观察到的随季节变化产生的自然现象之一 。所以在二十四节气对应的七十二候里,有很多与候鸟活动相关的表述,比如雨水节气的鸿雁来,再比如春分的玄鸟至 。玄鸟就是燕子,是典型的候鸟 。古人认为燕子春分时迁到北方,秋分时迁到南方,故以此来作为春分的标记 。
二候雷乃发生,三候始电,这是描述春分时节的自然现象 。古人以阴阳解释万物,雷和闪电都被认为是阳气的一种表现 。春分是“阴阳相半”,那春分节气之后,天地间的阳气就开始压到阴气占据优势,于是天空中开始出现闪电,在阴阳的摩擦中也开始产生雷声 。
二、春分的民俗春分作为四时八节之一,在古代中国不论是出于指导农业生产,还是单纯出于阴阳观念都是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 。同时春分也是二十四节气中历史最悠久的节气之一,所以历史上的春分时节有非常多的习俗,这其中有个别习俗还一直延续到了今天 。
古代春分日是重要的祭祀时间点,春分日要祭祀太阳,这是从西周时期就流传下来的官方礼仪 。清代文人笔记《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国之大典 。”现在北京朝阳门外东南还有一个公园叫做日坛,这实际上就是明清两朝举行祭日典礼的地方 。古代的二分二至都有官方的祭祀,分别对应着日月天地,现在北京的日坛、月坛、天坛、地坛等公园,就是当时官方祭祀的场所 。
把鸡蛋立起来的人是谁 鸡蛋能立起来的是状元风水地

文章插图
今日的日坛公园




官方的春分祭日主要是祈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但实际上对太阳的崇拜和祭祀历史非常悠久,在民间也普遍存在 。比如早年北京人就有用一种叫做“太阳糕”的点心祭祀太阳的传统 。这太阳糕五个一层,用大米面和白糖做成,一般是圆形,上面往往还有金鸡的图案,这或许跟远古太阳信仰中金乌的传说有一定关系 。
除了祭祀太阳之外,民间在春分日还有祭祖的习俗 。祭祖活动除了请求祖先保佑风调雨顺之外,在客家的一些地区,还有给“新丁”取名的传统 。也就是春分日祭祖的时候,父母把家族里当年出生的男婴抱到祖先面前,由族长给取名字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