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警立案需要费用吗 诱导充值多少钱可以立案


【报警立案需要费用吗 诱导充值多少钱可以立案】诱导充值消费分得网络平台收益是否构成诈骗罪?
2021-12-21 15:12
全文3348个字 阅读约需12分钟


报警立案需要费用吗 诱导充值多少钱可以立案

文章插图



蔡福华:福建省莆田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二级高级检察官,全国检察业务专家
基本案情
某App软件系A公司开发的一款经相关部门审批和备案的网络交友软件,为用户提供文字聊天、真人语音和视频聊天等网络交友服务 。该App软件包含收费服务项目,用户可以充值成为VIP会员,也可以充值给主播打赏 。其中普通VIP可以与女主播视频、语音和文字聊天,超级VIP可以每天免费与任何女主播视频5分钟,私信文字聊天服务免费 。该App软件运行期间,A公司共收取用户充值费用200余万元 。
用户在使用App软件过程中,A公司通过软件系统消息、防诈骗提醒等方式声明,平台已接入云鉴黄系统,任何转账约会、有偿服务都是诈骗行为,提醒用户切勿相信任何“充值VIP可获得非法利益或者可获得非法服务”等推介行为 。平台欢迎用户参与监督举报,将对不适当的推广行为严加监管,并对涉黄主播将予以永久封号禁播处罚,情节严重者,将依法移交给相关执法机关 。
2020年7月,A公司与B公司签订合同,B公司成为A公司一级代理商 。双方约定,B公司在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前提下对该App软件进行网络推广,吸引用户使用该App软件并注册和充值 。用户充值后,B公司与A公司进行对账和分成,其中会员充值款B公司提成比例为100%,打赏充值款B公司提成比例为25% 。B公司员工许某某等人在进行网络推广时,未经A公司同意,各自通过QQ聊天等方式虚构了该App软件可以推荐“线下见面”“约炮”的女主播,诱导网络用户注册并充值 。其后,某地公安机关在日常网络巡查中发现上述事实,对B公司员工许某某等人以涉嫌诈骗罪立案侦查,并以A公司收取的会员费和打赏费200余万元作为诈骗数额,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
主要问题
B公司员工许某某等人在网络推广中,虚构“同城交友、线下约炮”事实,诱导用户到A公司开发的App软件注册并充值,后按照B公司与A公司合同约定获取分成的行为是否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观点争鸣
我们认为,B公司员工许某某等人虚构事实进行推广并收取分成款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理由如下:
一、A公司与用户之间成立网络服务合同关系,收取会员费具有合同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行为 。在本案中,A公司所开发的App软件经审批和备案为网络用户提供真人语音、文字聊天和视频聊天等网络交友服务 。用户通过充值支付合同对价,获取A公司提供的相应网络服务,与A公司就提供网络服务达成合意,双方主体适格,意思表示真实,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成立了网络服务合同关系,依法受民事法律关系调整 。
现有证据证实,在用户使用App软件及进行充值前,A公司通过系统消息、防诈骗提醒等方式,声明该软件不存在涉黄有偿服务行为,平台严禁违规推广和网络诈骗行为,并提醒用户可能存在的违法犯罪情形 。可见A公司已对可能存在的违法犯罪情形进行了必要的告知提醒 。作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的网络用户在使用和充值过程中,应当知晓上述告知和提醒,并对充值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双方如就合同履行发生纠纷,可以依法通过民事纠纷解决途径解决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