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祝寿的小故事( 四 )


家设月光位于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则焚月光纸,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 。月饼月果,戚属馈相报,饼有径二尺者 。女归宁 , 是日必返其夫家 , 曰团圆节也 。”描述的是中秋节夜世人面月出方位设祭案,案呈月饼月果等圆形供品 , 对月拜祭 。而后焚毁月光纸,分食祭祀供品 。
祭月活动在民国期间仍然风行,只是四九年后才因形势的变化而逐渐消失,所以现代人中秋节只知吃月饼而不知祭月 。然而,近几年来又重新开始出现由官方或民间组织的祭月活动 。
中国素以“礼仪之邦”而著称 。孔夫子有“不学礼,无以立”的庭训 。祭祀礼仪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排在我国传统“五礼”首位的吉礼,就是祭祀天地神灵之礼 。
所以说,祭月活动重新受到重视应该说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因为祭祀礼仪是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每年清明节祭祀黄帝陵、端午节祭祀屈原、中秋节祭月以及孔子诞辰日(八月二十七日)的祭孔大典等活动 , 将会成为中华民族传承千年中华文明的主要礼仪 。
【结束语】早在周朝 , 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 。《礼记》中记载:“天子春朝日 , 秋夕月 。朝日以朝,夕月以夕 。”描述了我国古代帝王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