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曹操的事例

1、有关曹操的事例事例:破黄巾、灭袁绍、平袁术、诛吕布、败张鲁、收刘表、挟天子以令诸侯 。
曹操(155年-220年3月15日) , 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
东汉末年 , 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 , 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 。同时曹操也擅长书法,尤工章草 , 唐朝张怀瓘在《书断》中评其为“妙品” 。
2、曹操的生日是7月18日吗曹操的生日是7月18日 。
魏武帝曹操(公园155年7月18日-220年3月15日),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 , 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并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 , 后为魏王,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 , 庙号太祖 。
3、一句话总结曹操的性格特点1、曹操生性多疑、狠毒残忍
曹操是一个天分极高、权谋极高的人,他好忌、缺乏安全感、容易冲动,所以造就了他生性多疑、狠毒残忍的性格 。
曹操生性多疑这一性格特征,在忌杀杨修这一事件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曹操重视有才华的人,但是忌才 。杨修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后来杨修辅助曹植对抗曹丕,令曹操心生猜忌 。曹操信奉的是“宁使我负天下人 , 休教天下人负我”的人生准则,所以杨修不得不死 。
2、曹操唯才是举、知人善任
以关羽为例 。曹操对关羽算是找个有加,他知道关羽走了之后势必成为心腹大患 , 所以对关羽十分礼让 。这也体现了曹操用才得雄才大略 。
曹操的长子曹昂、爱将典韦,都是死在张绣、贾诩之手,连曹操也差点难逃一劫 。可是当张绣贾诩向曹操投降的时候,曹操一样重用他们 。可见,曹操爱才 , 多么急切 。
除此以外,曹操还重用张辽、张合等人,由此看来,曹操的人才任用很冷静、客观,他唯才是举、任人唯贤,打破了世俗门第的观念 。他的这一性格特征为他撑起了魏国的大半片江山 。
4、三国曹操的经典句子1、世人都说我是奸雄,可都又拿我这个奸雄无可奈何,你们这些自诩为君子的人,也都败在了我这个奸雄手里,如果当君子的代价就是被凌辱,被践踏,被消灭,甚至被 杀的话,我宁愿当一个能够实现自己报负的奸雄,自古以来大奸似忠 , 大伪似真,忠义和奸恶,都不是能从表面就能看出来的,也许你们从前看错了我曹操,现在又 看错了我,我从来都不怕别人错看我 。
2、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
3、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 。袁绍虽有大志,而见事迟,必不动也 。
4、生子当如孙仲谋!
5、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 , 吞吐天地之志也 。
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