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的由来

1、数字的由来1、数字是古代印度人在生产和实践中逐步创造出来的 。
【数字的由来】2、在古代印度,进行城市建设时需要设计和规划,进行祭祀时需要计算日月星辰的运行,于是 , 数学计算就产生了 。
3、大约在公元前3000多年,印度河流域居民的数字就比较先进,而且采用了十进位的计算方法 。
4、到公元前三世纪 , 印度出现了整套的数字,但在各地区的写法并不完全一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婆罗门式:这一组数字在当时是比较常用的 。它的特点是从1”到9”每个数都有专字 。现代数字就是由这一组数字演化而来 。在这一组数字中 , 还没有出现0”(零)的符号 。0”这个数字是到了笈多王朝(公元320-550年)时期才出现的 。公元四世纪完成的数学著作《太阳手册》中,已使用0”的符号,当时只是实心小圆点贰?。后来?小圆点演化成为小圆?” 。这样,一套从1”到0”的数字就趋于完善了 。这是古代印度人民对世界文化的巨大贡献 。
2、带数字的ABAC的词语有哪些一丝一缕、一粥一饭、一心一意、十全十美、一正一副、一来一往、一里一外、一瘸一拐、一高一低、一草一木、一上一下、一朝一夕、一针一线、一进一出、半丝半缕、百发百中 。
3、含有数字的成语1、含有数字的成语:五颜六色、七上八下、三意、一意、九死一生、九牛一毛、四海、七零八落、九九归一、五花八门、六神无主、五光十色、八仙过海、四面八方、一言为定、一五一十、一表人才、一团和气、一路平安、一事无成、一动不动、一鸣惊人、一筹莫展、一声不吭、一叶知秋、一年半载、一意孤行、一技之长、一点一滴、一笔勾销、一览无余、一本正经、一如既往、一反常态、一模一样、一劳永逸、一以贯之、一帆风顺、一厢情愿、一唱一和、一塌糊涂、一窍不通、一枕黄粱、一瘸一拐、一无所有、一蹶不振、三教九流、三令五申 。
2、五颜六色【解释】:形容色彩复杂或花样繁多 。引申为各色各样 。
【出自】:这在四川的拉夫史上是一桩奇迹,于是那些乡下人,哦了一声,立刻发出五颜六色的推测来了 。沙汀《凶手》 。
3、七上八下【解释】:形容心里慌乱不安 。
【出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十六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