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定律发生在什么时期

1、分离定律发生在什么时期分离定律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等位基因分离;但如果考虑交叉互换或者基因突变的话也可能发生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或者有丝分裂的后期 。
分离定律又称孟德尔第一定律 。其要点是:决定生物体遗传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在配子形成时彼此分开,随机分别进入一个配子中 。该定律揭示了一个基因座上等位基因的遗传规律 。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对在减数分裂时经过复制后发生分离是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 。
2、减数分裂中着丝点分裂在什么时期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 。
2、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对称排列在赤道板两端 。(与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大致相同,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为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3、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移向细胞两极 。
4、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细胞一分为二,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或形成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
5、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次级精母细胞中染色体再次聚集,再次形成纺锤体 。
6、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染色体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 。
7、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着丝点分离,染色体移向两极 。
8、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细胞一分为二,精原细胞形成精细胞,卵原细胞形成卵细胞和极体 。
3、风筝起源于什么时期风筝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发明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2000多年 。相传墨翟以木头制成木鸟 , 研制三年而成,是人类最早的风筝起源 。后来鲁班用竹子,改进墨翟的风筝材质 。直至东汉期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坊间才开始以纸做风筝,称为"纸鸢" 。到南北朝时 , 风筝开始成为传递信息的工具 。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达 , 民间开始用纸来裱糊风筝 。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写道:清明时节,人们到郊外放风鸢,日暮方归 。
4、京剧形成于什么时期【分离定律发生在什么时期】京剧形成于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即1840年至1860年 。京剧的前身是徽班,流动性强,通过四大徽班进京不断交流融合 , 形成京剧 。京剧的艺术表现形式多样,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 。
京剧的形成
京剧正式形成于道光二十年至咸丰十年间,也就是1840年至1860年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起 , 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 , 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 , 最终形成京剧 。
京剧,又称平剧、京戏等,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 。京剧前身是以唱吹腔、高拨子、二黄为主的徽班 , 清初流行于江南地区 。徽班流动性较强,与其他剧种接触频繁,在声腔上互有交流渗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也搬演了不少昆腔戏,还吸收了啰啰腔和其他一些杂曲 。
京剧艺术表现形式
京剧的唱腔以二簧、西皮为主要声腔,极具北京语言特色 。京剧伴奏分文场和武场两大类,文场以胡琴为主奏乐器,武场以鼓板为主 。京剧的角色主要分为生、旦、净、丑 。著名旦角梅兰芳常在海外进行京剧表演,极大地促进东西方的文化交流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