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风俗有什么

1、重阳节的风俗有什么重阳节主要习俗有登高、吃重阳糕、赏菊并饮菊花酒、插茱萸和簪菊花等 。
【重阳节的风俗有什么】1、登高:在古代,民间在重阳有登高的风俗,故重阳节又叫登高节” 。相传此风俗始于东汉 。唐代文人所写的登高诗很多,大多是写重阳节的习俗;杜甫的七律《登高》 , 就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 。登高所到之处 , 没有划一的规定 , 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 。
2、吃重阳糕:据史料记载 ,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 , 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 。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 。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 , 并点蜡烛灯 。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当今的重阳糕,仍无固定品种,各地在重阳节吃的松软糕类都称之为重阳糕 。
3、赏菊并饮菊花酒: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 。陶渊明以隐居出名 , 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 。旧时文人士大夫 , 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 , 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 。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 。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 。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且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
4、插茱萸和簪菊花:插茱萸是旧时汉族民间节日风俗,流行于黄河中下游、淮河、长江流域等地 。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时,民间采茱萸插戴头上,亦有用茱萸制成囊佩带的,俗信能驱邪治病 。佩茱萸肤⒕栈? ,重阳节有佩茱萸的风俗,因此又被称为“茱萸节” 。茱萸是重阳节的重要标志 。重阳节时人们还喜欢佩戴菊花 。茱萸雅号“辟邪翁”,菊花又名“延寿客”?/p>2、南阳重阳节都吃什么 南阳重阳节都有什么活动重阳节是秋季最适合出门游玩的时候,因为这段期间正是秋高气爽的时候,而从古代开始也有重阳登高游玩的时候,且这个时候爬山也有利于我们强身健体,清气上升浊气下降,对身体正好 。那么南阳重阳节吃什么?南阳重阳节有什么活动?
南阳重阳节吃什么
重阳糕
重阳糕是重阳节的主要吃食之一,我国南北方此食俗均十分盛胜 。北方以面粉制糕为多,南方以糯米粉制糕为多 。
北方的重阳糕,有油糖果炉,有发面花果蒸糕 。发面蒸糕是将面粉发酵后,扣入小碗中,每小碗底放各种花果,如红枣、果仁、蜜饯红丝、绿丝等,上笼蒸,蒸熟后将面糕倒出,正好各种花果在面糕上面,并呈馒头状 。面发重阳糕,松甜软糯,十分好吃 。
柿子
吃柿子食俗 , 在我国民间有一种传说,据《奇园奇所奇》中介绍:有一年,明太祖朱元璋微服出城私访 , 这一天正值重阳节,他已经一天未食,感到饥饿口渴 。
当行至剩柴村时,只见家家墙倒树凋,均为兵火所烧,朱元璋暗自悲叹,举目环视,唯有东北隅有一树柿子正熟,遂采摘食之,约食了10枚便饱腹,又惆怅久之而去 。
乙未夏,太祖攻采石 , 取太平,道经于此,柿树犹存,便将以前微服私访在此食柿的事告于侍臣,并下旨:封柿为凌霜侯,令天下人在重阳节均食柿子,以示纪念 。
南阳重阳节有什么活动
喊山大赛
南阳风俗,南阳喊山大赛以祝您长寿健康、白头偕老、家庭美满等美好话语为主要内容 , 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喊出独特的心里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