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纪念日的来历

1、辛亥革命纪念日的来历1、辛亥革命是指1911年(辛亥年)10月10日爆发的中国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1905年孙中山领导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联合组成中国资产阶级的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发动革命斗争,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 。
2、1911年,四川、湖北、湖南、广东地区兴起了保路运动 , 在同盟会的策动下,由文学社、共进会领导,湖北的一部分新军于10月10日在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各省纷纷响应 , 清政府迅速瓦解 。1912年(民国元年)元旦在南京成立以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结束了清朝政府的统治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反动统治 , 结束了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但它没有也不可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伟大任务 。
2、辛亥革命纪念日演讲稿1、缅怀革命志士 弘扬人文精神 。
2、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 , 没有先进技术,一打就垮;如果没有优秀文化传统 , 没有民族人文精神,就不打自垮 。
3、辛亥革命离开现在已快100周年了 。岁月更迭 , 历史远去 。岁月可以改变沧海桑田,但是永远无法抹去历史在此间留下的烙印 , 那震耳发聩的枪声将永远定格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 。可以这样说 , 随着硝烟散去的那一刻起 , 人们就一直在探究这段历史以期从中吸取有益的借鉴 。
4、1911年的10月10日这一天 , 古城武昌城头的枪声震撼了全中国 , 全世界 。它敲响了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制度覆灭的丧钟,引发一场席卷中国大地的伟大变革 。这枪炮声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光荣与骄傲,也不仅仅是丰厚的物质文化财富,更是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的卓越贡献和光辉的业绩,这场革命所产生的伟大而深远的影响,是永远不可磨灭的;它所留下来的宝贵的历史经验教训,也为后人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它推动历史前进的伟大意义,它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 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
5、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的今天 , 我们应该实事求是地对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 作出更加符合实际的评价 。《礼记》中有一句话,叫做“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正是这一信仰的坚定实践者 。我觉得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主要在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精神在中国深入人心 。
6、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 辛亥革命给封建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 , 它推翻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 , 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历史的前进,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共和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 , 无论谁想做皇帝,无论谁想复辟帝制,谁就会变成过街的老鼠人人喊打,都会在人民的反对下迅速垮台 。袁世凯的皇帝寿命只不过八十三天,张勋的复辟则更加短命,和从这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于试登这个宝座即可为证 。
7、辛亥革命是一次划时代的创新和改革 。它所要革除的君主专制是一个延续了几千年的制度,所要创立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是一种全新的制度,尽管困难重重,历尽艰险,但革命先驱者仍然坚持不懈,不屈不挠,呕心沥血 , 努力发掘那些曾经在数千年漫长岁月里凝聚、团结、鼓舞、振奋亿万国人的经济、政治、文化乃至心理素质的各种积极因素 , 以此来唤起“我同胞之国民”,共同救亡图强,通过艰辛的奋斗终于达到革故鼎新的目的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几千年来中国人民遭受剥削压迫、贫困苦难的根源,它严重地阻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到了近代则大大便利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奴役 。彻底推翻君主专制制度是中国人民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统治下极端贫困和落后状态中解放出来的前提 。在民族危亡严重时刻的二十世纪初年 , 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提出推翻清朝专制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国的主张,这就开辟了几千年来中国革命的新纪元,开始了近代中国人民斗争的新阶段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