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传统特色美食( 三 )


(二)和睦
中秋节祝贺着期待着大丰收,因而也期待着和睦 。“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关键价值追求 。中秋节合家团圆、邻里和睦、阶级合和、小区稳定、中华民族阖家团圆、国与家和睦、世界大同 , 欢欢喜喜 。如同苏轼讲的“但愿人长久 , 千里共婵娟” , 张九龄讲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三)心怀感恩
中秋佳节从其最开始的意思来说,便是一套礼仪知识,它展现了那时候的我们针对自然界的尊崇,但就更深层次来讲,它也说明了我们针对人和人之间的关系的一种认知 , 展现了一种针对家里的高度重视 。
中秋节的风俗文化
中秋节将至,祭月,赏月 , 拜月,缺一不可 。据礼记记载,拜祭月神之时,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还要设立香案 。而月饼和西瓜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 并且要将月亮神摆在太阳的方向,全家人按照顺序祭拜月亮 。并且团圆月饼一定要大小均匀 。早在宋代之时,中秋赏月的风气已经盛行开来 。直至今天中秋之时,一家人欢聚一堂,欣赏圆月,是必不可少的风俗文化 。在湖广地区,还存在着中秋之时,用竹条扎各式各样的灯笼 。绑于露台之上,高高悬挂 。与灯笼相关的习俗还有猜灯谜这一项活动在中秋月圆之夜也颇为盛行 。
中秋节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亲人的团圆、丰收、富足
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 。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 , 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又称月夕、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 。
我国人民在古代就有“秋暮夕月”的习俗 。夕月,即祭拜月神 。到了周代,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设大香案 , 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 。西瓜还要切成莲花状 。在月下 , 将月亮神像放在月亮的那个方向,红烛高燃,全家人依次拜祭月亮,然后由当家主妇切开团圆月饼 。切月饼的人预先算好全家共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都要算在一起,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 。
相传古代齐国丑女无盐,幼年时曾虔诚拜月,长大后,以超群品德入宫,但未被宠幸 。某年八月十五赏月,天子在月光下见到她,觉得她美丽出众 , 后立她为皇后 , 中秋拜月由此而来 。月中嫦娥,以美貌著称,故少女拜月,愿“貌似嫦娥,面如皓月” 。
在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 。在北宋京师 。八月十五夜,满城人家 , 不论贫富老?。?都要穿上成人的衣服,焚香拜月说出心愿 , 祈求月亮神的保佑 。南宋,民间以月饼相赠 , 取团圆之义 。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 。明清以来 , 中秋节的风俗更加盛行;许多地方形成了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特殊风俗 。
中秋节习俗禁忌
中秋节习俗禁忌1、男不拜月
旧时汉族中秋节的拜月风俗流行于全国各地 。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中秋节“惟供月时男子多不扣拜 。故京师谚曰:‘男不拜月,女不祭灶 。’”俗谓月亮属于太阳,而月神嫦娥是女性,所以拜月活动只能又女性参加 。
中秋节习俗禁忌2、忌身体弱、体质差的人赏月
中秋节的时候,身体很弱的人不建议去野外赏月,拜月 。特别是最近流产过或者刚生育过宝宝的妇女,也不宜赏月,就算在自家阳台也最好不要看月亮 。
中秋节习俗禁忌3、忌失意、运势弱的人赏月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