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兰妈咪的育儿日志|孩子叛逆难管教?读懂孩子“不听话”背后的心理需求,我和3个叛逆期的娃相处愉快( 二 )

  
  
孩子在两岁左右 , 突然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 从之前的“小乖乖”变成一个令人感到无奈的“小恶魔” 。 他们最喜欢的事情 , 就是在家长的指令前面加个“不”字来回应 , 父母要求做的事偏不做 , 越是禁止做的事情越要做 。 不仅处处要和家长对着干 , 而且倔强固执 , 情绪反应激烈 , 随时随地会变身为“愤怒的小鸟” 。 倘若要求得不到满足 , 便开始大哭大闹 , 摔东西、拆玩具、在家具和墙壁上乱写乱画、撕书、故意把东西丢得满地都是 , 甚至在公共场合坐地耍赖、打人 。  
  
当家长去批评孩子时 , 孩子不仅不听 , 还出现打人、踢人、吐口水等攻击性行为 。 和别的小朋友玩耍时 , 喜欢争抢同一件玩具 , 喜欢争抢先后顺序 , 喜欢自己独享 , 不愿意和别人分享玩具 , 但又爱抢别人玩具 , 严重时甚至打人 。 而且喜欢挑战规则 , 故意破坏之前定好的规矩 , 层出不穷地提出新要求 , 和父母讲条件 。  
  
当你发现孩子凡事总喜欢以“不”字打头 , 这标志着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到了 。 孩子的第一个叛逆期通常出现在2~3岁 , 这是从婴儿过渡到幼儿的阶段 。 英文中有个词叫做“Terrible Two”——可怕的两岁 。 2岁左右的孩子 , 自我意识开始变得强烈 , 这个时候他们会用自己的方式去了解世界 , 去展示自己的力量 , 这种叛逆经过一年的酝酿 , 在3岁达到了顶点 , 到4岁左右 , 逐渐衰退 。  
  
在第一个叛逆期内 , 孩子非常需要表达自己 , 但是 , 他们的表达能力 , 情绪管理能力还不够强 , 所以除了不要不要 , 就是大哭大闹 。 若兰不但调皮捣乱的功力比大部分同龄的孩子更深厚 , 而且从小就是一个高需求 , 还特别有主见的孩子 。 一旦倔脾气上来了 , 那哭闹撒泼的场面 , 可不是一般的人能轻易hold住的 。  
面对两三岁孩子的不听话、难管教 , 很多家长觉得这是孩子无理取闹 , 轻则指责说教 , 重则打骂 , 企图逼孩子就范 , 完全没有去顾及孩子的想法 。  
  
其实 , 两岁是一个转折点 , 家长可不能把这些行为归咎为孩子不乖不听话 , 实际上这是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 , 所有的叛逆都代表着孩子在长大 , 有了主见和独立意识 , 爸爸妈妈们一定要有耐心 , 只要正确地引导和干预 , 就能收获一个正能量满满的宝宝 。  
作为家长 , 应该充分理解儿童要自己尝试、独立表现的要求 , 尽量多创造一些条件 , 使孩子的要求得到适当的或充分的满足后 , 他们的叛逆行为 , 叛逆性心理自然就逐渐减少 。 当然 , 适当满足孩子的要求 , 要把握好“度” , 不能一味地迁就 , 否则会给孩子的身心发展投下阴影 。  
  
当孩子的意见和我们的意见相矛盾 , 家长又不能满足他们时 , 我们可以采取暂时不理睬的方法 , 让孩子闹、让孩子自讨没趣 , 等孩子情绪好转 , 或者利用他们的注意力容易转移的特点 , 用别的事物把孩子吸引开 , 待问题解决后 , 再找适当的时机去进行教育 。  
当今幼儿的独立性越来越强 , 他们不愿成人过多地参与自己的活动 , 束缚自己的行为 , 否则就会经常对成人表示不满或产生反抗心理 。 幼儿也是一个完整的人 , 有着自己独立的心理及行为方式 , 我们作为家长 , 应该给孩子一定的自由空间 , 在没有危险伤害的情况下 , 放手让儿童自己去活动 , 让他们在尝试中吸取教训、经验 , 品味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乐趣 。 即使想帮助他们 , 也不要以指导、命令的口吻说话 , 而要以提醒、探讨等谦和的方式 , 这样孩子更容易接受 。  
  
第二个叛逆期:敢于反抗的小大人(6-8岁)小侄女晨希今年8岁 , 不但学习成绩优异 , 关键是自己勤奋好学 , 在学习上压根儿不需要家长操心 , 是经常被周围的家长拿来给自家孩子做榜样的“别人家的孩子” 。 可就是这么一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 竟然闹起了“离家出走”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