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待也,本义是等待、停留,这里指静静地观察 。《易?归妹》:“归妹以须 。”《诗?邶风》:“人涉卬否,卬须我友 。”《左传?成公十二年》:“日云莫矣,寡君须也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吴起须故人而食 。”《后汉书班超梁慬列传》:“可须夜鼓声而发 。”
覌:观察,观照 。观,形声字,从见,雚声,本义是仔细看,这里是指观察、审察 。《说文》:“观,谛视也 。”《博雅》:“视也 。”《正韵》:“远视、上视曰观,近视、下视曰临” 。《韵会》:“所观也,示也 。”《易?观》:“大观在上,顺而巽,中正以观天下 。朱注:观者,有以中正示人,而为人所仰也 。”《书?益稷》:“余欲观古人之象 。传:欲观示法象之服制 。”《广雅?释诂》:“观,视也 。”《庄子?人间世》:“观者如市 。”《庄子?秋水》:“观于大海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曹共公闻其骈胁,欲观其裸;浴,薄而观之 。”《易?系辞》:“仰则观象於天,俯则观法於地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吴王从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 。”《史记?滑稽列传》:“以人民往观之者,三二千人 。”《战国策?秦策》:“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吾观晋公子之从者,皆足以相国 。”
復:循环往复 。复,形声字,下为“攵/攴”,是“止”的变形,表示与脚或行有关;上为“畐”的省形,有“腹满”之义,原意是返回、回来 。《说文》:“復,往来也 。”《易?复》:“反复其道 。”《诗?豳风?九罭》《广韵》:“返也 。”《诗?小雅》:“言归思复 。”《书?舜典》:“如五器,卒乃复 。”《易?泰》:“无往不复 。”《书?舜典》:“卒乃复 。”《公羊传?襄公三十年》:“死者不可复生 。”《书?大传》:“旦复旦兮 。”《论语》:“言不可復也” 。
冬来飞雪常漫天
由此可知,所谓“萬物旁作,居以须復也”,是指天地间万物广泛兴作,安坐以静观天地自然的循环往复之道 。

文章插图
这里的“作”,是运行的意思,运行,也就是事物生、住、异、灭的过程,一个事物,从产生到不断的成长,然后就是不停的衰败而直至灭亡,这是一个完整的过程 。
然而,我们知道,一个事物的灭亡,只是表面上的现象,实际情况是,这个世界的能量是守恒的,一个事物衰败的过程,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当它灭亡的一刹那,能量转化完毕,新的事物随即诞生,又以另一个形态继续生、住、异、灭,如此循环往复,永无止境 。
“并作”,是指所有的事物都在如此运转,“并”有同时、同步的意思,《中庸》里面讲“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这里的“并育”、“并行”,就包含在上面“并作”之中,能量在万物中的流动转变,并不偏向谁,也不刻意的突出哪个,一切自然平等 。
但要想体会到这种情况,有一个前提,就是第十六章一开始就提到的“致虚极,守静笃 。”越是细微的东西,体会起来越需要安静,一块石头放到手里,我们马上就能感受到,但一根睫毛放到手里,如果心不静到相当的程度,我们就无法体会到它的存在 。
【“万物并作,吾以观复”是什么意思?】我们的心足够静,就自然能体会到事物细微的变化,那么事物之间运转变化的规律,就会慢慢的显现出来,抓住万物变化的规律,就抓住了变化的先机,从而见微知著,就能将各种祸患消弥于无形,这就是《道德经》里讲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
- 中国315诚信品牌证书查询 中国315诚信品牌查询
- 中国传统年宵花“水仙花”是有毒的吗?
- 深秋饮食要忌口,建议:少吃“寒物”,多吃“5碱”,秋冬少受苦
- 风水今年利方向 风水行规敏利道长推荐
- 穿越上将潘凤 上将潘凤何在
- 女性长期戴“银手镯”,是否会对身体产生影响?
- 如何把握产后六个月“易瘦期”且不影响哺乳质量做到月瘦20斤?
- 代做优质课课件 代做课件制作
- 其乐融融的一家人600字作文。要写“我”的?
- 什么时候开始,中国摄影家协会有了“中国摄影家协会摄影师”这么个职位或者认证的?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