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短介绍 重阳节的来历100字以内

本文主要是给大家详细介绍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短介绍”的核心内容以及“重阳节的来历100字以内”的相关知识 ,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请往下看 。
重阳节 , 通常指的是农历九月初九这天 。 《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 , 把“九”定为阳数 , 九月九日 , 日月并阳 , 两九相重 , 故而叫重阳 , 也叫重九 。 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 , 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 。
一说到重阳节便想起了王维的那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 重阳节 , 作为与除夕、清明、中元并列的中国四大祭祖节日 , 在民间有着深远的影响 。 正如王维所言“每逢佳节倍思亲” , 作为如此重要的传统佳节 , 重阳节又有着怎样的历史起源呢?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短介绍 重阳节的来历100字以内

文章插图


绝大多数史学家都认为重阳节始于远古 , 形成于春秋战国 , 普及于西汉 , 鼎盛于唐代以后 。 关于它的起源有很多种 , 多为神话传说 , 与祭祀、驱邪相关 。 据《吕氏春秋》之中《季秋纪》记载 :“(九月)命家宰 , 农事备收 , 举五种之要 。 藏帝籍之收于神仓 , 祗敬必饬 。 ”“是日也 , 大飨帝 , 尝牺牲 , 告备于天子 。 ”可见在春秋时期已有在九月农作物丰收之时祭天帝的活动 , 据此推断重阳节应该是发端于祭祀活动 。
除了远古祭祀说之外 , 还有齐景公起源说 。 宋代的高承曾在《事物纪原》中记载:“齐景公始置重阳、端午”、“齐景公始为登高及竞度” 。 明代的罗颀编撰的《物源》也有“齐景公始置重阳、端午”的说法 。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短介绍 重阳节的来历100字以内

文章插图


此外还有的观点认为重阳节起源自汉朝 。 据此观点的人认为重阳节起源于汉代 , 以求长寿及饮宴为目的 。 主要依据是晋代葛洪编撰的《西京杂记》记载 :“九月九日 , 佩茱萸 , 食蓬饵 , 饮菊花酒 , 令人长寿” 。 当然这一观点比较没有说服力 , 不为大多数人所认可 。
虽然重阳节“汉朝起源说”不被认可 , 但是重阳节的大多数风俗都是在汉朝时期所确立的 。 比如说前文提及的《西京杂记》中的:“九月九日 , 佩茱萸 , 食蓬饵 , 饮菊花酒 , 令人长寿” , 就是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说的 , 相传贾佩兰是刘邦宠妃戚夫人的侍女 , 在戚夫人遇害后 , 贾佩兰将饮宴、赏菊等风尚带到了民间 。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短介绍 重阳节的来历100字以内】
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短介绍 重阳节的来历100字以内

文章插图


除了饮宴、赏菊之外 , 登高跟插茱萸可谓是重阳节不可或缺的两大风俗 。 关于重阳节登高的起源也有着两种不同的说法 , 一说源于古人对山神的崇拜 , 以为山神能使人免除灾害 。 所以人们都会在重阳节这天上山躲避灾祸 , 祭拜山神、祖先 , 以求平安 。 另一说认为重阳时节 , 田间的秋收完毕 , 农事相对空闲 。 山野里的野果、药材之类又正逢成熟 , 农民纷纷上山采集 。 至于重阳节插茱萸更多的是乞求平安 , 古人认为插茱萸消灾免祸 , 慢慢的就演变出重阳节插茱萸的这一风俗习惯 。
以上内容就是关于重阳节的来历和风俗的简短介绍和重阳节的来历100字以内的全部内容 , 是由小编认真整理编辑的 ,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收藏转发...感谢支持!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