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十一晚会节目单 2020年双十一晚会节目单( 二 )


斯特恩:《巴黎协定》承诺,所有国家共同将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努力将升温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并在本世纪下半叶实现全球净零排放 。同时,科学研究也表明,将温控目标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对气候问题很关键 。但目前的“国家自主贡献”与这些目标并不一致,所有国家需要共同努力,进一步彰显承诺的雄心 。
刘亮: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全球气候治理问题取得里程碑式的突破 。在此过程中,中国也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在您看来,中国过去和现在在气候治理问题上的表现有何不同?这种身份的转变意味着什么?
斯特恩:中国在持续加大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力度,尤其在过去几年,中国作出不少承诺 。如承诺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并停止为其他国家的燃煤发电站提供资金等 。与此同时,中国的作为对其他发展中国家起到的榜样作用也至关重要 。
当前,中国迎来了进一步展现自己气候治理担当的好时机 。如果中国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这将使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变得更容易,也将给中国和世界都带来好处 。

2020年十一晚会节目单 2020年双十一晚会节目单

文章插图
资料图:光伏板
刘亮:随着中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外界有声音担心地方为了降能耗采取限产等激进措施,进而影响经济稳定增长 。对此您如何看?
斯特恩:“双碳”目标的提出有助于中国实现可持续、包容性和弹性的经济增长 。
低碳发展和经济发展并不矛盾 。追求低碳目标可以以更强、更好的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然而,向零碳和气候适应型经济的转型确实需要妥善的管理,确保在转型过程中,要较为公平地处理富人和穷人之间,消费者、企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 。例如,高碳企业的工人需要接受再培训,并重新分配到新的机构或单位工作等 。
能源转型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和增长,并提供新的发展机遇和就业机会 。同时,清洁技术的投资和零碳转型的加速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机遇,将进一步提高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 。
刘亮:目前距《巴黎协定》的签署已过去5年 。面对疫情的暴发,您对气候变化问题是否有不同的看法?后疫情时代,气候治理有哪些问题值得关注?
斯特恩:在过去六年中,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大,并日益影响我们的周遭环境 。
我认为,许多国家现在可以看到更可持续、更具包容性和弹性的经济发展和增长模式的吸引力 。这场疫情大流行表明,每个国家都面临着传染病、生物多样性丧失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威胁 。每个国家都应该认识到我们所面临的风险,以及为了走上更可持续的经济发展道路,我们迫切需要扩大相关领域的投资规模 。
从投资角度上看,目前,疫后经济复苏的投资是我们实现可持续、有韧性和包容性增长需要的投资方向 。
刘亮:去年,COP26已在英国格拉斯哥落下帷幕 。您如何评价此次大会取得的进展?这对今年的COP27大会又意味着什么?
斯特恩:COP26取得了许多重大进展,包括中美两国就气候行动合作发表联合声明等 。
但我们也知道,提交给COP26的经修订的国家自主贡献与《巴黎协定》的目标仍有差距,富裕国家也未能兑现到2020年每年筹集1000亿美元支持发展中国家气候行动的承诺 。
COP26取得的进展应促使各国在2022年底前提交更强有力的减排承诺,并共同制定一项新的气候融资计划,为未来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 。(完)
2020年十一晚会节目单 2020年双十一晚会节目单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