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到底是朱淑真写的还是欧阳修写的?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到底是朱淑真写的还是欧阳修写的?
前言
《生查子》是个比较常见的词牌,这首《生查子·元夕》更是家喻户晓: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
这首词影响很大,甚至连豪放的辛弃疾也效仿了一首:
去年燕子来,帘幕深深处 。香径得泥归,都把琴书污 。
今年燕子来,谁听呢喃语 。不见卷帘人,一阵黄昏雨 。
这首《生查子·元夕》的作者大多数人认可欧阳修是作者,不过也有人认为朱淑真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到底是朱淑真写的还是欧阳修写的?

文章插图
一、况周颐在《蕙风词话》朱淑真传下来的词作都不多,如今我们只能看到朱淑真三十首左右的作品,其中还有一些颇有些争议 。例如这首《生查子·元夕》。
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专门提到过 :
欧阳永叔《生查子·元夕》词,误入《朱淑真集》 。
升庵引之,谓非良家妇所宜 。《钦定四库全书提要》辨之详矣 。魏端礼《断肠集序》云:“蚤岁父母失审,嫁为市井民妻,一生抑郁不得志 。”升庵之说,实原于此 。
况周颐认为这首词是欧阳修的作品,后人疏忽录入了朱淑真的词集中 。升庵指明朝才子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的作者),杨慎没有搞明白,误以为是朱淑真的作品,于是批评朱淑真说,作出这样的词,真不是良家妇女的言语 。
二、四库全书纪晓岚等人编撰的巨著《四库全书》中,也专门论述过这首词:
杨慎《升庵词品》载其《生查子》一阕,有“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语,晋跋遂称为白璧微瑕 。然此词今载欧阳修《庐陵集》第一百三十一卷中,不知何以窜入《淑真集》内,诬以桑濮之行 。
慎收入《词品》,既为不考 。而晋刻《宋名家词》六十一种,《六一词》即在其内 。乃於《六一词》漏注互见《断肠词》,已自乱其例 。於此集更不一置辨,且证实为白璧微瑕,益卤莽之甚 。今刊此一篇,庶免於厚诬古人,贻九泉之憾焉 。
晋跋,毛晋(毛晋是明末著名藏书家﹑出版家,毛氏汲古阁刻本就是他出版的书)作跋文说,朱淑真的这首词是其人生污点 。
但是欧阳修的文集中早就有了这首词,而且毛晋刻的《六一词》中也有,说明刻书的人太不认真。不知道什么原因,竟然混入朱淑真的作品中了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到底是朱淑真写的还是欧阳修写的?

文章插图
三、王士禛《池北偶谈》更早一点,顺治时代的王士禛(1634-1711)早就指出了:
今世所传女郎朱淑真“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生查子词,见《欧阳文忠集》一百三十一卷,不知何以讹为朱氏之作?世遂因此词疑淑真失妇德,纪载不可不慎也 。《池北偶谈》
渔洋山人王士禛认为这首词肯定是欧阳修的,收录于《欧阳文忠集》一百三十一卷,跟朱淑真没有什么关系 。
因为这首词而冤枉朱淑真有失妇德,更是无稽之谈 。
四、断肠人的断肠集朱淑真是钱塘人,确切的生卒年不详,后人考证,她大概与李清照同时,生活于南北宋之间 。
朱淑真自幼聪慧,饱读诗书,可惜所嫁非人,丈夫是一个普通百姓,似乎还有些可厌之处 。
朱淑真不甘心这样的生活,因此可以从诗词中可以感受到她对于生活的失望 。《西湖游览志》记载:
淑真钱塘人,幼警惠,善读书,工诗,风流蕴藉 。早年,父母无识,嫁市井民家 。淑真抑郁不得志,抱恚而死 。父母複以佛法并其平生著作荼毗之 。临安王唐佐为之立传 。宛陵魏端礼辑其诗词,名曰《断肠集》 。(明·田汝成《西湖游览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