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作文怎样“补短”与“避短”?( 三 )

中考作文怎样“补短”与“避短”?

文章插图
中考作文怎样“补短”与“避短”?

文章插图
中考作文怎样“补短”与“避短”?

文章插图
二、不善于立意者,补“立意”之“短” 。
立意几乎是与审题同时进行的 。“意犹帅也”,千古文章意为先,都是说的立意的重要性 。立意首先要正确、明确,然后追求高层次的新颖、深刻 。文章的立意从材料中来,又要统帅材料 。立意是对材料内容的高度概括,往往同审题、选材同时进行,有时候需要反复推敲,认真琢磨,深入挖掘 。不善于立意者,起码要保证“意”的正确、明确 。
中考作文怎样“补短”与“避短”?

文章插图
三、不善于选材者,补“选材”之“短” 。
审题立意之后,就是选材 。选材的要求是必须围绕中心,做到真实、典型、细小、新颖、必要、充足 。越是不善于选材,就越要选择真实的材料,细小的材料,因为这样的材料容易掌握,便于写作,其他要求要往后放一放 。
中考作文怎样“补短”与“避短”?

文章插图
四、不善于布局谋篇者,补“布局”之“短” 。
布局谋篇是一个艺术性很强的环节,很有讲究,很能够看出写作者的水平 。如果说立意、审题解决了“写什么的问题”,布局谋篇要解决的则是“怎么写的问题” 。这就是老师们平时说的构思,包括剪裁和组织材料 。对于选择的材料,不能原原本本地照搬下来,围绕中心,该留的留,该删的删 。也就是说,一件事不可能全用,往往是用其一部分,甚至可能是一件事的“一角”;如果是几件事,可能用它们各自的一部分或“一角” 。这就是写作上的“剪裁” 。剪裁下来的材料是零散的,各自独立的,需要重新组合,一件事上的材料,有的需要放在前面,另一件事上的某一部分需要“链接”在这件事的某一部位 。这就是“组材” 。同时,还要考虑怎么开头,怎么结尾,用什么线索,哪里设置悬念,哪里运用衬托,哪里伏笔,哪里照应,哪里详哪里略,哪里过渡,哪里点题,等等 。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社戏》等都是范例 。希望这方面能力弱者,认真探讨一下经典课文布局谋篇 。
中考作文怎样“补短”与“避短”?

文章插图
五、不善于某一体裁者,补“体裁”之“短” 。
我们学习的课文,从应用的角度看大多是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 。从文学体裁看,大多是散文、小说,诗歌偏少,戏剧更少 。我们的作文要像课文一样规范才好,就是说要写成像课本上那样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或是散文或是小说 。在这些常见的文体中,有的善于写记叙文,有的善于写议论文,有的善于写散文,有的则喜欢写成小说 。写作上一定要扬长避短,写自己最拿手的文体 。如果你一类也不擅长,这几天一定要学习好一种文体,我建议学习记叙文,因为记叙文是初中阶段重点学习的,中考以写作记叙文为主 。记叙文(含散文、小说)中,写事儿的一定要交代清楚记叙的要素,叙事要完整,要写出事件的意义;写人的侧重于抓住人物特点,对人物进行描写,表现人物性格;写景的重要的是抓住景物特点细致描写,或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做到情景交融 。写事儿交代不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人没有人物描写,写景没有层次,不够细致等等,只是泛泛述说,都是没有重点、没有详略的表现,这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流水账” 。如果是东拉西扯,想到什么写什么,既不像写事儿,不像写人,也不像写景,还没有说明什么事物,更没有什么观点,这就是我们说的不伦不类的“四不像” 。写成流水账或四不像,只能说明这个同学不懂作文,不会作文 。所以这几天一定补一补记叙文的写作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