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核酸检测,为何10人一组?

检测试剂,准确讲采样保存试管的容量,最多10人份,少于1O人都可以吧 。
去年四月十九号开始,武汉市全体市民实施核酸检测;从那个时候起,网上就不断有人发文解释为什么十个人一组,回答当然也不少,其实就是一个概率问题 。
用稍微专业一点的话来说,这样的检测叫做“筛查”或者“混检”——很明显,武汉市当时的常住人口已经一千万,加快检测速度,尽快出结果就是“硬道理”;
十个人一组的“混检”,前提是假定该地区为“低风险”——至少居民已经在家隔离28天,整个小区新冠病毒“零”也有28天(以上);
这样的混检,并非这一次由我国发明;这是国筛查流行病的惯例;长期实践,卓有实效,我们不过是借用而已;特点就是能够快递得到全员检测结果 。
十人一组;如果其中一个标本呈阳性,立刻重新检测该组所有剩余九个标本;如果是阴性,则没有继续检测的必要了 。
网上有相关数学公式,这里就不引用了 。
需要注意的是,混检或者说“筛查”的前提必须是“低风险”小区;而近期出现了确诊病例或者确诊病例或者他的“密接者”曾经去过或者经过的小区不能采取这样的方法;
【全员核酸检测,为何10人一组?】如果需要,应该有第一轮第二轮;有的极端病例(疑似病例)必须反复检测五六次 。
去年四月份武汉市全民核酸检测已经是“零报告”以后的二十八天以上,所以采取“十人一组”的方式;
有人还曾经建议以家庭或者楼栋为单位抽查——每个家庭或者每个楼栋抽查一个标本,如果是阳性,再进行普查 。
总之,十日一组的检测有两个目的;一快速出结果;二,节省大量的人力或者说“无效的”工作量 。
宋银森说,采用“10合1混采检测”模式,就是为了确保在发生新冠肺炎疫情时,能够短时间内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新冠肺炎疫情输入及本地扩散风险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