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喜欢看自己的“起居注”顺便修改几笔,你认为他在哪几个方面落笔最多?( 二 )


唐太宗喜欢看自己的“起居注”顺便修改几笔,你认为他在哪几个方面落笔最多?

文章插图
表面上看 , 李世民是要房玄龄实事求是 。实际上 , 这是李世民给了房玄龄一个修改意见 。那房玄龄所改出来的实录也只能是按照李世民的意思写 , 真的能实事求是吗?
所以 , 这就说明了李世民更改的第一个内容 , 玄武门之变 。如何证明玄武门之变确实有过修改?那就是由实录编辑而成的新旧唐书对这个事件的记载有些完全不合逻辑的地方 。那就是李渊当时在干什么 。
唐太宗喜欢看自己的“起居注”顺便修改几笔,你认为他在哪几个方面落笔最多?

文章插图
由现在的新旧唐书记载 , 玄武门之变发生时 , 李渊在海池泛舟 。等到事件平息 , 尉迟恭才一身是血地出现在李渊面前 , 李渊和宰相们还浑然不知发生了什么 。但是 , 玄武门之变是李世民前一日向李渊告李建成、李元吉秽乱宫闱 , 李渊召三人一早进宫对质 。这个时候 , 三兄弟都迟到了 , 李渊居然跑去划船?就算真的去了 。根据唐朝太极宫地图 , 几个“海池”都在皇宫北面 , 非常靠近政变发生地北宫门玄武门 。这么近的距离 , 李渊居然一点都没听到?这显然不合理 。
唐太宗喜欢看自己的“起居注”顺便修改几笔,你认为他在哪几个方面落笔最多?

文章插图
所以合理的解释就是 , 李世民在玄武门埋伏击杀李建成、李元吉的同时 , 一定也派兵进宫控制了李渊 , 甚至可能与李渊的禁军发生了交战 。做这一切的极有可能就是侯君集 。因为李世民后来封赏玄武门之变五大首功为长孙无忌、房玄龄、尉迟恭、杜如晦、侯君集 。其他四人表现都非常亮眼 , 长孙无忌是首先倡议发动政变 , 并最早带人埋伏于玄武门 , 房玄龄、杜如晦是出谋划策 , 尉迟恭更是亲自杀死李元吉、救了李世民、还用李建成李元吉的人头平定了准备强攻玄武门的东宫和齐王府家将 。只有侯君集 , 作为首功之一 , 居然在玄武门之变做了什么一个字都没记录 。而后来侯君集参与太子李承乾谋反 , 李世民还因为他在玄武门之变的功劳希望能留他一命 。这种种迹象都表明 , 侯君集一定是做了一些不能说的事 。最有可能就是由他控制李渊 。周公可以诛杀管蔡 , 但绝不能对周天子动手 , 否则就是谋反 。所以这段必须隐掉 。
唐太宗喜欢看自己的“起居注”顺便修改几笔,你认为他在哪几个方面落笔最多?

文章插图
第二个李世民要修改的内容也很清楚 , 那就是要绝对美化自己在唐朝建立及一统天下过程中的表现 。势必也要弱化父亲李渊和哥哥李建成 。由实录所编辑而成的新旧唐书中 , 李渊几乎是一个懦弱的提线木偶 。毫无主见 , 一切都是李世民的功劳 。甚至连晋阳起兵都是李世民和裴寂设计灌醉李渊 , 让杨广行宫里的宫女侍寝 , 使李渊犯下欺君重罪才不得不起兵 。这种荒唐的剧情实在有些说不过去 。如果李渊是这样一个人 , 究竟凭什么得到这么多大臣的拥护?
所以 , 当我们看到李渊身边书佐温大雅所作的《大唐创业起居注》就一下释然了 。这里的李渊完全不同于新旧唐书那样毫无主见 , 而是有勇有谋 , 为了起兵精心布置 , 果断除掉了朝廷安插的耳目 , 并与虎视眈眈的突厥周旋 , 厚积薄发 , 走上一统天下之路 。不能说这绝对没有美化李渊 , 但至少比傻乎乎的跟宫女睡一觉才决定反叛进而居然建立一个强大王朝要合理多了吧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