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状元和武状元的区别

1、文状元和武状元的区别1、文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 。殿试第一称状元,文举殿试第一即文状元;
【文状元和武状元的区别】2、武状元:武状元就是在封建社会中,武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选拔出来的或者经皇帝认定的第一名,或者称为一甲一名武进士 , 这就是武状元;
3、差别:文状元以文教佐天下,也就是教化民众,维护社会太平;武状元以武功戡祸乱,也就是保护国家安定,巩固国家政权 。
2、中国历史上最有出息的武状元 乃七朝元老被人尊称为忠武,平定安史之乱的一代奇人郭子仪是史上最出名的武状元了 。他忠正老成 , 有着经世之才,抚慰安定国家,在百姓间有着很高的威望,经历了7个朝代 。本期的古代名人故事,为你解析 。
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建功立业的武状元!
郭子仪传奇而又辉煌的一生,起始于武则天时期的武举第一名 。
武则天当权时期 , 为了消除反对者,对军队进行了大清洗,全部换上了亲信 。武则天这些亲信 ,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进而大唐帝国使得对外战争一败再败,军队战斗力下降严重 。鉴于边防压力剧增,武则天在科举制度的基础上,设立了武科,用以选拔人才,来充实军队,稳定边防 。因此,郭子仪参加了武举考试 , 夺得头筹!
在盛唐那个以军功立世的时代 , 他选择从军无疑是完全正确的,因为郭子仪是天生的将帅之才 。他先是因积战功而官至九原太守 , 安史之乱暴发后,郭子仪临危受命 , 出任朔方节度使,率大唐军队收复了河北、河东等被叛军占领的地区 , 被封为兵部尚书之职 。
经历七朝,却屹立不倒是为何?
郭子仪一生经历了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 , 是名副其实的七朝元老,大唐的中兴之将,古之罕有 。郭子仪出生于华州郑县的一个士大夫家庭,因为家道中落,所以郭子仪没有参加文科,而是参加了武科 。成为武状元后 , 郭子仪以左卫长史的身份前往单于都护府任职 。经过多年的磨砺,郭子仪积功成为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 。之后,因为上司嫉妒 , 郭子仪被闲置,一直未得重用 。闲置的生活养成了郭子仪宠辱不惊、恢弘大度的性格 。
宦官掘他祖坟,郭子仪宠辱不惊 。
宦官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畸形产物,他们在唐王朝的中后期于宫廷中始终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 而宦官鱼朝恩就是其中的姣姣者 。一次郭子仪在外征战时 , 他父亲的坟墓被人盗掘 , 虽没有证据证明是鱼朝恩所为,但所有的矛头都指向了鱼朝恩 。当郭子仪率军得胜还朝时,朝中君臣心中都惴惴不安,他们担心郭子仪会因此事谋反或要挟朝廷 。
毕竟这种事即使放到今天也是奇耻大辱,而郭子仪不但没有追究此事 , 反而自责的对众人道“我率领军队以久,不能禁止士兵挖别人的祖坟,今日之事可能是遭道了天遣 , 而非人为”,一席话令大唐君臣无限感动 。当然也感动了鱼朝恩,因为自此后他再也没有为难过郭子仪 。
同事拖他后腿,郭子仪恢宏大度 。
大将李光弼与郭子仪同为唐朝名将,他对郭子仪是既不服又嫉妒 , 在平定安史之乱的一场战役中,李光弼没有尽到友军的职责,致使此战失利,但是郭子仪以大局为重,把责任全部承担了下来,这令李光弼心悦诚服 。在以后的战役中 , 他积极配合郭子仪 , 使危急到大唐江山社稷的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了 。郭子仪以大局为重忠心于朝廷的事情就像他所立的战功一样数不胜数,在他宽待别人的时候,也间接的解救了自己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