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由来你知道吗?你的家乡有啥习俗?( 三 )


元宵节的由来你知道吗?你的家乡有啥习俗?

文章插图
关于这个风俗,还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在这就讲讲和乾隆皇帝有关的故事 。相传在一年的元宵节,乾隆带领一群文武大臣来到京城的街上赏灯 。他看到灯上写看很多灯谜,便有意让大臣们猜 。看到高兴时,他自己也出谜联让大臣们猜,把大臣们得紧张兮兮,他自己却得意洋洋地 。大学士纪晓岚见大臣们都被乾隆的谜语给难住了也想故意为难下乾隆 。于是他稍思片刻,就在一个宫灯上写下了如下一副对联:“黑不是,白不是,红黄更不是 。和狐狼猫狗仿佛,既非家畜,又非野兽 。诗不是,词不是,《论语》也不是 。对东西南北模糊,虽为短品,也是妙文 。
乾隆看了,猜了半天也没有猜出来,最后还是纪晓岚自己揭了谜底:猜谜 。乾隆那得意洋洋的“气焰顿时给消了几分 。
3,
另外就是吟灯联 。在元宵夜赏灯是老北京的重要习俗在赏灯的同时,老北京人不仅可以猜灯谜,还有一个“吟灯联”的习俗 。在元宵之夜,很多人家都会在自家大门或显眼的柱子上镶挂壁灯联、门灯联,上面书写了很多有趣的对联,不仅为元宵佳节增添了节日情趣,也为赏灯的人们增加了欣赏的内容 。在灯火通明的元宵之夜,走在热闹的街上,吟咏各家门前的灯联,是件多么惬意的事啊!关于“吟灯联”的习俗,还有不少脍炙人口的故事呢!其中一则与明成祖朱棣有关 。
元宵节的由来你知道吗?你的家乡有啥习俗?

文章插图
相传,在某年的元宵之夜,未棣进行微服私访 。走着走着,偶遇了一个秀才 。这名秀才非常有才华,朱棣和他谈得十分投机 。为了试试该秀才的才情,朱棣出了上联,联云:“灯明月明,灯月长明,大明一统 。”谁知那秀才竟不假思索地对出了下联“君乐民乐,君民同乐,永乐万年 。”“永乐”是明成祖的年号,朱棣听了该秀才的下联,非常喜欢,觉得他是个难得的人才于是赐他为状元 。
4,
最后还有少不了的吃元宵 。元宵佳节,老北京人除了赏灯、猜灯谜、吟灯联外,还要吃元宵 。南方吃汤圆,北方大多都是吃元宵,二者制作方法不一样 。汤圆使用糯米皮包馅,揉成圆形,元宵则是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沾水在糯米粉里摇,边摇边洒水,最后摇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 。
元宵节的由来你知道吗?你的家乡有啥习俗?

文章插图
元宵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 。清朝康熙年间,御膳房特制的“八宝元宵,是名闻朝野的美味 。还有一点不能不提,那就是远在清朝的时候就有奶油馅的元宵了 。北京的元宵从清朝至今变化不大,清朝的元宵主要有山楂白糖、白糖桂花、枣泥松仁、豆沙四种馅 。除这四种外,还有一种奶油馅的元宵深受老北京人的欢迎 。
5,
吃干菜馅饺子,这个基本失传了 。元宵佳节,老北京人除了吃元宵还吃干菜馅饺子 。干菜就是把,用煮肉的肉汤把干菜煮一下,发起来,然后再新鲜的蔬菜晾成菜干,包饺子的时候做馅 。
元宵节的由来你知道吗?你的家乡有啥习俗?

文章插图
干菜馅饺子别有一番风味,很多人家都会在这天包一些 。不过,元宵吃干菜馅饺子的风俗如今已经很少见 。
6,
“烧火判儿” 。除了吃干菜馅饺子这一风俗习惯已经在京城消失之外,还有一种老风俗也已经消失了,它就是“烧火判儿” 。“火判儿”是旧京元宵节里的一个重要观赏项目 。所谓“判儿”,是指判官,其内部是一个炉膛,里面装上煤,点上火,惹来大批群众围观判官被烧得浑身通红,火焰从判官的七窍中喷冒出来,煞是好看在旧京的元宵佳节,京城的很多店铺都售卖这种用泥塑成的“判官”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