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故宫有什么特点

1、明清故宫有什么特点1、北京的明清故宫,从南到北贯穿了一条中轴线,在中轴线上,十几个宏大建筑沿纵深方向排列 , 从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太和殿……至神武门,有前序,有高潮,有结尾 。
2、它的前序各门之间距离短近,空间狭小,而在太和门和太和殿之间,突然变得十分开阔辽远 。无论在深度、高度方面 , 太和殿都超过前面的任何一座殿宇 。
2、故宫有什么故宫里的景点有太和殿、御花园、养心殿、承乾宫、皇极殿等 。
1、太和殿 。俗称“金銮殿” , 是皇帝举行大典的地方 。太和殿面阔11间,进深5间,建筑面积2377平方米,高26.92米,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为紫禁城内规模最大的殿宇 。
2、御花园 。御花园位于紫禁城中轴线上,坤宁宫后方,明代称为“宫后苑”,清代称御花园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 , 以后曾有增修,现仍保留初建时的基本格局 。全园南北纵80米,东西宽140米 , 占地面积12000㎡ 。园内的松、柏、竹与山石,形成四季常青的园林景观 。
3、养心殿 。初建于明嘉靖年间(16世纪中),一直做为皇帝的便殿 。自从清雍正朝开始,这里做为皇帝的主要居所和日常理政之处 , 遂成清代皇帝实际上的正寝 。养心殿中最着名的是雍正皇帝的“勤政亲贤”室、乾隆皇帝的三希堂以及东暖阁的晚清垂帘听政处 。
4、承乾宫 。内廷东六宫之一 。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初曰永宁宫 。宫为两进院,后院正殿5间,明间开门 。此宫在明代为贵妃所居 。清代为后妃所居 , 清顺治帝皇贵妃董鄂氏,道光帝孝全成皇后等都曾在此居住 。
5、皇极殿 。为宁寿宫区的主体建筑,始建于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初名宁寿宫 。皇极殿位于宁寿宫区中轴线前部 , 与后殿宁寿宫前后排列于单层石台基之上 。殿座北朝南,面阔9间,进深5间,取帝尊九五之制 。
3、北京的故宫有什么来历?1、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基本竣工,历时14年,是明成祖朱棣始建,在元大都宫殿的基础上兴建 。占地72万平方米(长961米,宽754米) , 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是明朝皇帝朱棣始建 , 设计者蒯祥(1397—1481年,字廷瑞,苏州人) , 占地面积78万平方米 , 用100万民工,共建了14年,有房屋9999间半,实际据1973年专现场测量故宫有大小院落90多座,房屋有980座,共计8707间(而此“间”并非现今房间之概念 , 此处“间”指四根房柱所形成的空间) 。主要建筑是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科举考试举行殿试的地方) 。最后确定,故宫的房间总数为8703间 。
2、北京故宫 , 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明、清两代24位皇帝的皇家宫殿,是中国古代汉族宫廷建筑之精华 , 无与伦比的建筑杰作,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之一 。它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 。
4、故宫博物院跟故宫有什么区别故宫博物院跟故宫区别如下:
1、从历史角度讲:故宫是现存最古老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故宫博物院是现代人为了便于管理和保护故宫而建立管理机构;
2、从文化角度讲:故宫里陈列着古代的文化精髓;故宫博物院的工作人员用其知识和对古文化的了解对古物加以修复;
【明清故宫有什么特点】3、从现代作用角度讲:故宫供以人们参观,了解历史;故宫博物院目的是修缮这些精髓物品并给予保护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