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约法三章的内容是什么

1、汉朝约法三章的内容是什么《约法三章》,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安民告示”,这是汉代最早的立法 。文章简明扼要,只用了99个字就全面、准确地说明了自己的政策,其中著名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 。”仅仅10个字 , 就已树立起了新政权威严天下、取信于民的形象,“约法三章”为后人所借鉴和应用 。
原文:
汉元年十月,沛公兵遂先诸侯至霸上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 , 诽谤者族 , 偶语者弃市 。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 。吾当王关中 。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余悉除去秦法 。诸吏人皆案堵如故 。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 , 非有所侵暴,无恐!吾所以还军霸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乃使人与秦吏行县乡邑,告谕之 。秦人大喜,争持牛羊酒食献饷军士 。沛公又让不受,曰:“仓粟多 , 非乏,不欲费人 。”人又益喜,唯恐沛公不为秦王 。
2、约法三章的故事由来 , 你知道吗合约是如今的几方在办理事情时必须的东西,而如今无论是工作还是各方面合同都是需要的,在古代也有着约法三章的故事,便像是合同一样的 。本期民间故事小编带你去了解约法三章的故事由来 。
秦二世是个无能的皇帝,他不但信任奸臣赵高,而且还杀了许多忠心的大臣 。老百姓都过得很不好,因此,到处都有人起来反抗 。而刘邦和项羽就是归属于楚怀王的军队中 。
公元前206年,刘邦率军攻破了武关,直逼秦朝首都咸阳 。秦二世连忙派人叫赵高发兵去抵抗 。但是,赵高却派心腹把二世逼死了 。后来,二世的侄儿子婴找机会杀了赵高,派了五万兵马守住峣关 。刘邦的军队进了峣关,到了灞上,势不可当,秦王子婴无奈投降 。秦始皇建立起来的强大王朝就这样灭亡了 。
刘邦派人把子婴看管起来,自己带着兵马进了咸阳 。他把各县有名望的人召集起来,对他们说:“前朝法律残暴 , 让诸位父老乡亲吃尽了苦头 。今天,我想和大家约法三章:第一,杀人者偿命;第二,伤人者治罪;第三,偷盗者治罪 。除了这三条,其余秦朝的法律一概废除 。我是替百姓们除害来的 , 决不会坑害大家,希望大家回去把我的话转告给老百姓!”
刘邦还叫原来秦国的官吏到咸阳附近的各县去宣布这三条法令 。老百姓听说刘邦如此宽大仁慈,非常高兴,争先恐后地带着粮食和酒来慰劳士兵 。刘邦辞谢道:“军中有的是粮食,不可接受你们的礼物,若任意收礼 , 则违反了我刘邦进关的初衷了 。”这样 , 老百姓就更高兴了 。他们都希望刘邦能够永远在关中做王,代替秦朝的统治 。
通过约法三章等手段 , 刘邦得到了百姓的信任、拥护和支持 , 最后取得天下,建立了西汉王朝 。这便是约法三章的故事由来 。
3、约法三章的章是什么意思章的意思是“条例”、“事情”,“承诺” 。
约法三章是一个汉语成语 , 是指事先约好或明确规定的事 。泛指订立简单的条款,以资遵守 。出自司马迁的《史记》 。
示例:
1、《汉书》:“汉兴之初,虽有约法三章 , 网漏吞舟之鱼 。”
2、耶律楚材《怀古一百韵寄张敏之》:“约法三章日,恩垂四百基 。”
3、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五回:“昔高祖约法三章,黎民皆感其德,愿军师宽刑省法,以慰民望 。”
4、约法三章的来历和它现在的含义约法三章出自西汉史官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其中记载“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
典故:
公元前208年,刘邦率领大军攻入关中,为取得民心,刘邦与百姓约法三章 , 定下三条法律:杀人者要处死,伤人者要抵罪 , 盗窃者也要判罪 。刘邦严守这三条法律,赢得民心,最终在楚汉争霸中胜出 , 建立西汉王朝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