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道德的作用

1、简述道德的作用道德对其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形成 , 巩固和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道德是影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精神力量 。在阶级社会里,道德是进行阶级斗争的重要武器 。道德通过对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和上层建筑的其他部分发生影响,从而间接地为经济基础服务 。道德对社会稳定和人们日常生活及交往的正常进行具有重要的维护和保证作用 。
道德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关系是普遍的现象 , 但它所起的能动作用却具有不同的性质,存在着革命与反动 , 进步与保守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充分肯定道德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能动作用 , 但并不把它看作是变革阶级社会经济关系的决定性力量 。
2、简述道德的起源和特征1、伦理学史上的争论 神启论把道德起源归结于神秘的天启和神的意志 。理念论伦理学认为道德起源于至高的理念和精神 。教育论、环境论和社会关系论所指的外在条件和外部的事物已是属人的事物和条件 , 这些思想已具有了唯物主义的萌芽和倾向 。
2、道德的起源 经济关系决定道德的产生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 。道德根源于经济关系,是从归根结底的意义上讲的劳动实践是道德产生的动因 。道德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 , 推动人们改善这种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 , 形成人类特有的实践精神 。道德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道德是理想与现实的统一体 。
3、简述道德教育的体谅模式体谅道德教育模式形成于70年代初,为英国学校德育学家彼得·麦克菲尔所创,风靡于英国和北美 。
体谅模式的理论特征有:
坚持性善论;坚持人具有一种天赋的自我实现趋向;把培养健全人格作为德育目标;大力倡导民主的德育观 。它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社会问题的各种可能反应; 有助于教师较全面地认识学生在解决特定的人际社会问题时可能遭到的种种困难,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会关心 。
4、简述道德的本质及其产生的条件【简述道德的作用】本质:
道德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归根到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 , 是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 。道德对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以能动的方式来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 。
其产生的条件:
⒈社会关系的形成是道德赖以产生的客观条件 。
⒉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是道德产生的主观条件 。
⒊生产实践是道德产生所需要的主客观统一的社会条件 。
⒋社会分工是道德从萌芽到生成的重要条件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