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摆放梅花的禁忌 风水中的仰梅花是什么意思( 六 )



| 百花呈瑞图 |
纵162.5厘米 横43.1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作者擅写梅、兰、竹菊及虫鱼,笔墨豪放,向以纵逸豪宕取胜 。但在这幅画中,用笔、设色都较工整收敛,清新明快,秀丽雅致 。从自题七言中推知此画也许是为长辈所作,所以画面祥和安逸,色调 。

纵23厘米 横42.4厘米
安徽省博物馆藏
此墨梅图册共十一页,皆是以大写意之法所作 。册中各梅,干取奇姿、花取疏朗,狂放纵逸之风尽露 。多以粗笔写梅干,转折曲直,有书法之风 。写花随意粗放,笔简神足 。在此选其中两幅 。


| 梅花图 |
罗聘
立轴
纸本墨
纵69厘米 横28厘米
四川省博物馆藏
罗聘二十四岁师从金农,常以梅兰竹菊入画,初仿江路野梅之趣 。这一幅梅花图中,作者自戏称为“江路酸香” 。图中以粗笔淡墨写出梅树老干虬劲之姿,浓墨点苔,淡墨勾花,花本不显,以浓墨点染花萼,使朵朵墨梅呼之欲出 。笔法古拙质朴,野趣横生,有别于汪士慎画梅之繁花密枝、高翔之疏朗秀逸,自成一体 。

| 梅花图 |
罗聘
纵131.8厘米 横34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画以淡墨写老梅枝干,稍加渲染,以浓墨点出横苔 。梅枝姿态取向不同,上下呼应 。繁花缀枝,以淡墨圆笔勾出,空灵剔透 。梅枝纵横交错,画面却繁而不乱,生动自然 。体现了“罗家梅派”的风格特点 。

扇面金笺
纸本墨笔
纵19.5厘米 横54.2厘米
安徽省博物馆藏
此扇面撷取梅枝梢部,以水墨写出 。作者采用其一贯的画梅技法,以淡墨写干,浓墨点苔,圆笔勾花 。造型生动,一梅枝疏影横斜,将视觉引向右角的款识题字,使书画有机地结合起来 。

| 梅下赏月图 |
余集
纵65.2厘米 横31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余集(1738~1823),字蓉裳,号秋室,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乾隆三十一年(1766)进士,官至侍讲学士 。擅画山水、花卉、禽鸟、兰竹,尤工仕女,无不精妙,工书及诗画,时称三绝 。传世作品有《松荫课子图》《卿须怜我图》《梅下赏月图》等 。此图中画一士人,身着袍服,头戴摺巾,反背双手,漫步赏月,对景沉吟 。两枝老梅偃蹇相伴,环境幽雅而富有诗意 。构图简洁 。用淡墨烘出月亮,空旷幽淡 。人物用笔爽利,线条有力,生动传神,是余集的精湛之作 。

| 梅花山茶图 |
赵之琛
纵141厘米 横37.3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此幅梅花山茶图,用笔工致坚凝,骨力雄秀,设色古雅,得恽寿平没骨真谛 。花间辅以焦墨钩勒的湖石为陪衬,愈衬出山茶的不凡风姿 。是一幅熔铸金石气息的佳作 。

| 蕉梅锦鸡图 |
王礼
纵114.7厘米 横47.2厘米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中两枝旁逸斜出的蕉叶,在大雪覆盖下,隐现绿色生机 。雪蕉下是一株渐次盛开的红梅,树干苍劲,暗香浮动 。梅边怪石突兀冷峭,石上有锦雉栖息,神态安闲从容,有隽逸之气 。构图巧妙新奇,用笔劲秀,设色典雅清丽,显示出傲霜斗雪、顽强不息的生命力 。

| 梅花图 |
万上遴
纵133厘米 横37.5厘米
安徽省博物馆藏
万上遴,清代画家,生平不详 。这幅梅图非常独特,不同于别的画梅大家之风格 。画中梅树老干曲折,贯穿画幅,墨笔写之,留白处多以淡墨晕染;小枝以浓墨写出,纵横交错,欹仰奇绝 。梅花则以碎笔或点或勾,飞扬纵横,虽无具体形状,却显露出万玉琼花密生枝梢的意境 。整幅作品一气呵成,畅快淋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