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的水位提升靠什么?

谢邀,作为一名水利人,毕业于武大水院(老武水),简单谈一下这个问题吧 。
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的战略工程,通过修建水利工程来实现水资源空间上的再分配,协调两地的水资源状况 。

南水北调的水位提升靠什么?

文章插图

那么祖国地势高低起伏,长距离的调水势必有从总水头低的地方往高的地方的调水需求 。怎么实现呐?
道理很简单,利用抽水泵来增加水的势能,提高总水头,比如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江苏徐州段至山东东平段,地势一直在抬升,就是采用多级泵站一级一级提升 。来实现的水往“高处”走 。并非采用大家以为的自流方式 。那是不可行的 。
南水北调的水位提升靠什么?

文章插图

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创造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泵南水北调东线创造了世界上最大的泵站群——东线泵站群工程,工程实施分三期,第一期工程共计增建泵站21座,工期6年; 第二期工程,在第一期工程基础上增建泵站13座,工期3年; 第三期工程,在第二期工程基础上增建泵站17座,工期5年 。南水北调东线第一、二、三期主体工程共计投资420亿元 。
作为工程专业的高级工程师,愿意回答这个问题 。
中国水资源分布极不均衡,长江流域以南地区汇聚了中国大部分水资源,为了解决广袤的北方大地水资源严重匮乏问题,中国规划了东、中、西三条南水北调线路 。
目前已经建成,正在运行的有中线和东线调水 。西线调水方案还在研讨阶段,没有进入实施 。
中线调水采用了一次性投资较大,后期成本较低的自流方案 。
东线调水,由于取水口扬州水位低于用水地区高程,需要人工提升水位 。
提升水位的唯一可行方法,就是建设大型泵站 。
南水北调的水位提升靠什么?

文章插图
东线南水北调工程,主线共建13级提升水位的大型泵站,将水位提升了65米,使长江水到达了黄河北岸 。黄河北岸到华北平原的天津地区,完全自流 。
东线南水北调工程,主要解决了苏北、山东、河北、天津的缺水问题 。所以在江苏、山东还建有许多支线和泵站 。总投资超过420亿 。
这种人为提升水位的调水方案,虽然一次性投资较少,但后期成本高,调水受限较大 。
南水北调的确存在从低处向高处提水的情况,其依靠的就是水泵提升,消耗电量,至于提取水量所耗费的电能,与泵站的性能、需要提升的高度等等因素有关,从理论上而言,是存在有可能高于电费的情况,同样原理的还有抽水蓄能电站(用电能抽水到高处,再用高处的水发电),看似都不经济,但是其实这些事现阶段人类所依赖的科学手段 。
南水北调既有抽水泵站,也有自流渠道
“水往低处走”是人类早已熟知的规律,如果从科学角度来说,那就是重力作用,既然是科学规律就很难打破 。中国水资源南多北少,而且北方工业人口相对较多,这就和用水发生矛盾,怎么办呢?早在很久之前,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就知道了调水,通过修建运河调水 。
南水北调的水位提升靠什么?

文章插图
泵站工作原理图
在建国之初,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了南水北调的思想,但是经过长期的规划论证,南水北调工程在得以上马,很多人觉得南方地势低,北方地势高,要克服这个问题,就得修建泵站,其实并不如此 。
南水北调的水位提升靠什么?

文章插图
抽水泵站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