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山龙的食用方法 穿山龙是什么样子的


拼音Chuān Shān Lónɡ
别名穿龙骨、穿地龙(《东北药植志》),狗山药(《河北药材》),山常山(《山东中药》),穿山骨(《中国药植图鉴》),火藤根(《陕西中草药》),粉萆薢、黄姜、土山薯(《中国经济植物志》),竹根薯、铁根薯、雄姜、黄鞭(《浙江民间常用草药》),地龙骨、山花啦、金刚骨(《河北中药手册》),串山龙(《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 。
出处《东北药植志》
来源为薯蓣科植物穿龙薯蓣的根茎 。秋季采挖,除去细根,刮去栓皮,晒干 。
原形态穿龙薯蓣,又名:团扇薯蓣、穿山薯蓣、爬山虎 。
多年生缠绕草本 。根茎横走,圆柱形,黄褐色 。茎左旋,长达5米,近乎无毛 。叶具长柄,互生,卵形或宽卵形,长5~12厘米,通常5~7裂,基部心形,顶端裂片有长尖,叶脉9条,基出,支脉网状 。花黄绿色,单性,雌雄异株:花序腋生,下垂;雄花序复穗状,雌花序穗状;雄花小,钟形,花被片6,雄蕊6,着生于花被筒上;雌花被6,矩圆形,柱头3裂,裂片再2裂 。蒴果倒卵状椭圆形,具3翅 。种子具长方形翅 。花期6~8月 。果期8~10月 。
生境分部生于山坡林边、灌丛中,或沟边 。分布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四川、贵州、湖北、湖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产辽宁、古林、黑龙江、山东、浙江、河北、山西等地 。
性状干燥根茎,星长圆柱形,长10~20厘米,直径约1.5厘米,具多数不规则的分枝.外表土黄色,有多数细纵纹及突起的须根残基,全角略似鹿角 。质坚硬,断面淡黄色,粉性,可见多数带细孔的维管束散在 。气微,味苦 。以根茎粗长,土黄色,质坚硬者为好 。
化学成分含薯蓣皂甙等多种甾体皂甙 。总皂甙水解产生薯蓣皂甙元 。薯蓣皂甙元的含量约1.5~2.6% 。根茎中尚分离出少量25-异-螺甾-3,5二烯 。
药理作用①镇咳作用
小鼠口服总皂甙、水溶性或水不溶性皂甙、分子筛1号(乙醇回流浓缩液加乙醚即有析出物沉下,析出物的水溶液浓缩后通过分子筛,先后得分子筛1号和2号)或腹腔注射煎剂,都有明显的止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 。薯蓣皂甙元无效 。镇咳有效部分主要在极性最强的部分,此外甾体皂甙在较大剂量时也有效 。
②祛痰作用
小鼠口服总皂甙、水不溶性皂甙,分子筛1号或腹腔注射煎剂均有显着的祛痰作用(酚红法),水溶性皂甙效果不显着 。主要有效成分是甾体皂甙类 。
③平喘作用
豚鼠口服分子筛1号有平喘作用(组织胺喷雾法),分子筛2号及薯蓣皂甙元均无效 。煎剂对组织胺或乙酰胆碱喷雾引起的支气管痉挛都有预防作用 。平喘有效成分在极性最强的部分及甾体皂甙,但均需较大剂量方有效 。
④对心血管的作用
总皂甙10毫克/公斤能显著降低兔血胆甾醇及血压,延缓心率、增强心收缩振幅、增加尿量、降低β/α脂蛋白比例,改善冠状循环,认为对轻度动脉粥样硬化病人有效 。又有报告,总皂甙3毫克/公斤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之血胆甾醇水平,并无明显降低作用,而对主动脉斑块、肝脏脂肪沉积有减轻作用 。400毫克/公斤灌胃3天,第3天再腹腔注射同量药物,能显著增加小鼠冠脉流量(铷示踪法),并能对抗垂体后叶素引起的冠脉收缩(兔心电图法),但它对大鼠心肌耗氧量有增加作用,水溶性总皂甙给麻醉犬静脉注射(70毫克/公斤),可引起血压下降,十二指肠给药则无此作用 。
毒性小鼠腹腔注射煎剂半数致死量第一批制剂为9.9克生药/公斤,第二批为19克生药/公斤 。口服总皂甙,小鼠半数致死量为2.21±0.14克/公斤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