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报国岳飞传手机版修改器 岳飞传宝物修改器( 二 )


醒来时 , 锅屋的煤油灯已经亮起来了 。二姐和三姐围着我笑 , 二姐用嫌弃的表情帮我擦去嘴角的口水 , 还装作呕吐的样子 。母亲的手擀面已经切好了 , 正在灶台前忙碌 , 父亲坐在小木凳上 , 往灶膛里添柴火 , 俩人一递一句地说着话 。灯光在屋子里流淌 , 温暖 , 明亮 , 饭菜的香味在空气里弥漫 。
祖父欸着房门 , 抽着旱烟 , 笑眯眯地追着我们嬉闹的身影 , 不时断喝 , 跑跌倒 。祖母呢 , 似乎有纳不完的鞋底 , 长长的细线 , 一针一针穿过鞋底 , 将满腔缜密的慈爱细细捺实 。这样的场景 , 总让人感觉现世安稳 , 岁月平定 , 都在手掌心牢牢握着 。多年以后 , 我依然清晰地记得那样的夜晚 , 那样的灯光 , 饭桌前 , 一家人安静地吃饭 , 父亲和祖父偶尔对话 , 轻声慢语 , 不疾不缓 。祖母和母亲好像从来不上桌子的 , 总是端着饭碗在灶膛边上吃 , 然后 , 笑盈盈地看着我们 , 随时为准备添饭 , 锅里饭多着呢 , 下劲吃 。
晚饭后 , 庄邻的小爷爷 , 三舅爷爷 , 叔伯 , 婶娘们陆续来到家里 , 祖母和我母亲赶紧起身 , 麻利地收拾饭桌 , 热情相让大家进屋 , 递板凳 , 倒茶水 , 东家长 , 西家短地闲谈 , 不知谁说了什么 , 咯咯大笑 , 家里喧闹起来了 。
星期天的夜晚 , 听我大大说书 , 让我们家成为小村庄热闹的所在 。那时候 , 农村少有欢娱 , 日出而作 , 日落而息 。平日里 , 大人们隔三差五的 , 顶多也就是到六七里地外的乡市赶集 , 听听淮海锣鼓、扬板琴之类的家乡小戏 。偶尔 , 若能看上一场露天电影 , 简直是 , 快活得不像话 。
我很记得 , 大大说的书 , 大抵是隋唐演义 , 杨家将 , 岳飞传之类的典故 , 比方说 , 罗少保怒失宝物 , 程咬金拦路劫财;比方说 , 杨排风持烧火棍单枪匹马勇救杨宗保;比方说 , 抗金英雄岳飞精忠报国 , 诸如此类的故事 , 都是坊间脍炙人口的传唱流转 。那些书 , 有的 , 是大大从书店买的 , 也有的 , 是他借来的 。当时 , 我已经很认识些字了 , 曾经偷偷地翻看那些书 , 尽管认不全 , 也断不成文 , 然而 , 内心里 , 委实是佩服写书的人 , 人世间 , 百转千回的情感牵绊 , 千军万马的厮杀阵仗 , 荡气回肠的生死别离 , 竟然 , 全浓缩进这薄薄的几页小书 , 短短的几十个章回里 。
大大很是会说书的 , 庄邻们大多文化不高 , 有些书面文字难免深奥晦涩 , 大大就将书面文字表述成口语土话 , 还模仿唱书人的腔调 , 咿咿呀呀 , 有板有眼 。多年后 , 回忆起当时的场景 , 仿佛就是早几年前的事 。煤油灯下 , 大大捧着书 , 大声唱诵 , 狭窄的锅屋里 , 坐满了人 , 男人们吸着旱烟 , 神情淡然 , 若有所思 。女人们呢 , 大抵是闲不住的 , 纳鞋底的 , 拧棉绳的 , 抱孩子的 , 个个聚精会神 , 竖耳细听 , 入了痴迷 。偶尔 , 有孩子哭闹 , 抱孩子的女人 , 赶紧哄孩子禁声 , 哭闹声反而愈烈 , 便有人不耐烦 , 厉声断喝 。女人只好抱着孩子 , 悻然离场 。小小的书场 , 重新安静下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