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教学反思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三 )


反思某种课改新理念新模式
教学反思,除了以自我为观照对象,还应关注当下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探索 。当前中小学教育正处于教学观念转型、课程整合升级、教学方式创新、教学组织重构的改革变动期,各种新的教学思想或实践探索层出不穷 。这些变革都直接或间接地会对教师的观念及课堂教学行为产生影响,因此,对当下的课堂教学改革新理念、新模式进行反思,有利于倒逼自己对相关问题进行系统深入研究,提高审辩性思维能力,从而促进自身专业成长 。
这个视角的反思,贵在富有“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寅恪语),不盲从潮流、不迷信权威,辩证吸收,为我所用 。这对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思维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笔者建议,教师在反思时应把握好三点:
一是提升理论素养,由教学现象、操作模式追溯其理论源头,认清某项改革探索的理论流派归属 。比如属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还是建构主义?如现在流行的小组合作学习、项目式学习、强调学生体验探究的学习,均属于建构主义的教学主张 。明晰了大框架和体系脉络,才能由此判断各种改革的价值取向、特点特征、适用范围及其局限性 。对于各种教学理论,应该全面、客观地辩证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宜偏执一端 。多阅读课程教学方面的理论著作是提升理论素养和反思意识的基础,具备一定的理论素养,才能将教学现象与其背后的教育规律、本质联系起来 。
二是在学习各种课堂教学改革新探索、新模式时,要学其“神”而非具体的“形” 。现实中,有些教师僵化地照抄照搬别人的模式和具体做法,结果效果不佳 。原因何在?我们可以质疑该探索本身是否科学合理,但更应该反思自己是否理解、领会了该项改革探索的精神实质,是否能根据其核心要义活学活用,而不是简单地依葫芦画瓢 。
三是与自己的实践对接,用自己的实践来验证,从中发现问题 。每一位教师既是新理念新模式的实践者,也可以成为改进者、创造者 。每一项教学改革探索、每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都不可能尽善尽美,特别是在起始阶段,需要众多实践者边学习、边应用、边反思、边改进,不断进行补充、修正、重构、创新,使之趋向完美,个人亦在这样实践与反思交织的过程中获得成长 。
(作者:汪瑞林 系本报记者)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