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对基础科学不关心 , 不知其所以然 , 一定会落后 。 基础科学研究才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动力 。 ”他坦言 , 因为基础科学研究拥有“世界第一”的追求 , 相应也会提升中国工业界的创新研发能力 , “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合作 , 是提高我们创新能力的绝佳途径 。 ”
谈到科学史时 , 王贻芳说 , 早在古希腊时期 , 西方就通过逻辑推理发展出一整套科学体系 。 但中国哲学讲究“天人合一” , 使得中国人自古以来都更关注自身 , 而不是外部自然世界 。
他认为 , 从历史来看 , 因为不重视基础科学 , 中国吃过太多亏 , “从2000年前直到现在 , 中国的基础科学从来没有领先过 。 中国有四大发明 , 知道怎么制作火药 , 但根本不知道背后的化学规律 , 没有发展出相应的科学体系 。 ”
鸦片战争失败后 , 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 , 但只是购买枪炮 , 没有引进西方的科学体系 , 最终甲午战争失败 。 而日本在明治维新时期引进了西方科学 , 比中国早几十年建立起科学体系 。
到今天 , 他依然需要不断普及基础科学的重要性 , 呼吁社会更多关注基础科学建设 。
“在过去的20年 , 我们国家对基础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 , 始终没有变化 。 ”他拿出一个数据 , 中国的研发经费是GDP的2.4% , 基本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 但基础研究经费只占研发经费的6% , 跟发达国家15%~20%的数据相比 , 有很大差距 , “我们的基础研究经费总量只有美国的1/5 。 国家应该有一个计划 , 把我们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投入提高到15% 。 ”
“上海天文馆的建设花费3亿元 , 但中国连一台直径3米以上的光学天文望远镜都没有 。 ”他横向对比各个国家的基础研究经费发现 , 在发达国家 , 很多企业都在资助基础研究 。 韩国企业在基础研究的投入中处于主导地位 , 使得韩国很多产业领先于世界 。 在日本 , 企业对基础科学的投入 , 也使日本拥有众多世界顶尖技术 , “日本从2000年起 , 基本每年一个诺贝尔奖 , 原因之一是离不开高端仪器的制造和使用 。 ”
他呼吁中国企业支持基础研究 , 弥补政府支持的不足 , 甚至可以像美国那样 , 设立专注于基础科学研究的私人基金会 , “美国企业的超强竞争力 , 与他们一贯重视基础研究 , 特别是领域内前沿性的基础研究密不可分 。 ”
2019年 , 王贻芳荣获“未来科学大奖”物质科学奖时说 , “我从事的中微子研究和粒子物理研究是‘无用’的科学 , 我们需要纯粹的好奇心 , 在纯粹的科学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 中微子研究、大型环形对撞机都是出于这种目的 , 我们需要有这种重大科学意义的大科学装置 。 ”
直到现在 , 他依然在这条他认为确定无疑的路上前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