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风水 南京的地理风水


南京于中国四大古都中位列第三,其历史、文化底蕴之深厚无需赘 。目前南京有了许多城市文化名片,如“佛教之都” 。然纵观历史,南京乃是当之无愧的“风水之都” 。

南京城风水 南京的地理风水

文章插图
2003年,韩国以政府行为启动了“整体风水地理”项目,并将其列为韩国国家遗产名录和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该项目已于2008年之前完成“风水申遗”的收集整理等准备工作 。
然而,中国才是风水真正的起源地,“风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来地位 。而南京在“风水”发展的历史上,有着绝对的话语权 。

南京城风水 南京的地理风水

文章插图
?南京作为“风水之都”当之无愧
“风水”一词始自东晋·郭璞《葬书》中的:“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故后世称郭璞为“风水鼻祖” 。

南京城风水 南京的地理风水

文章插图
东晋定都于南京,是郭璞的主要生活地之一 。南京玄武湖中至今仍有郭璞的衣冠冢,世称“郭璞墩”,1992年被列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

南京城风水 南京的地理风水

文章插图
到清朝中叶,南京的甘熙作为御用“风水师”,为道光皇帝和睿皇后勘定陵寝,甘熙故居至今仍保存于南京城内,该处院落坐南朝北的格局每每成为街谈巷议,是研究“风水”的珍贵的实物资料 。

南京城风水 南京的地理风水

文章插图
且南京城“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象俱全,龙蟠里、虎踞关、朱雀桥、玄武湖等地名至今犹在 。这一地理及地名特点,放眼全国,无出其右 。
由以上可知,“风水”的发端、发展、流传均与南京不无关系 。南京作为“风水之都”当之无愧 。
?南京众多遗迹遗址是研究“风水”的活化石
世传的《葬书》,旧本题晋·郭璞撰 。其内容错杂,文字凌乱,面目全非 。其内容主要有三部分组成:郭璞引用的历史文献、郭璞《葬书》的原文、后人对《葬书》的注解 。
【南京城风水 南京的地理风水】理清楚《葬书》的内容,可以更好地采用二重证据法,将历史文献的内容和考古发现的墓葬、城址等相印证,还原南京“风水”的历史真相 。

南京城风水 南京的地理风水

文章插图
1、墓葬
六朝时期的墓葬仅从的封土位置而言,在中国墓葬史的发展中的确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
从先秦两汉时期而言,一般都是与广袤平原之上堆起硕大的封土,形成独立的坟丘,比如秦始皇陵、西汉诸帝陵等;直至东汉晚期乃至三国时期,如亳州的曹腾墓、南京的孙权墓、江宁上坊的孙吴墓等,都是独立坟丘,即便封土后有“靠山”,也不是依附于“靠山”,而是保持一定距离 。

南京城风水 南京的地理风水

文章插图
(曹腾墓封土)
然而,大约从东晋时期开始,衣冠南渡的北方贵族受限于南京的山川地理格局,没有广袤的平原,到处都是连绵的山脉、纵横的水网 。于是乎风水中重要的一条“来龙去脉”就此产生了 。而郭璞又恰恰是这个时代“风水”方面最深具影响力的人物 。
如果说东晋以前属于简单的“后有靠、前有照”,自此始“四灵环护”的格局已经成了风水的主流 。之后不断向山体靠近,乃至形成融入山体的坟丘外貌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