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同一历史遗存的书写,在各个时代也随着彼时审美或者政治风向的变化在不断嬗变,但每一位写作者都为铜雀台这一题材增添着新的观察视角和思想意趣,试图在同题竞争中显现出独特的才华 。
铜雀台的故事更有趣的发展在宋朝,10世纪末,苏易简在《文房四谱》中提到铜雀砚:
魏铜雀台遗址人多发其古瓦,琢之为砚,甚工……昔人制此台,其瓦俾陶人澄泥以稀滤过,加胡桃油,方埏埴之,故与众瓦有异焉……土人有假作古瓦之状砚以市于人者甚众 。
在崇尚金石之学的宋朝,一枚铜雀台瓦片制作的砚台实在是再风雅不过的物品,铜雀砚成为人们追求的古董,被购置、赠送、交换、欣赏、评价和使用 。11世纪也涌现了一大批铜雀砚诗,作者包括梅尧臣、欧阳修、韩琦、王安石等都以铜雀砚为题创作过诗歌 。
曾在和诗中盛赞“邺砚今推第一流”的韩琦机缘巧合成为相州刺史,因为地理位置靠近故邺城,他被朋友认为是铜雀砚供应商,这令他不堪其扰,并写下“求之日盛得日少,片材无异圭璧珍 。”

文章插图
铜雀台瓦砚
这和我们今天不顾“雪糕刺客”的高昂价格去购买名胜古迹的衍生品是相同的行为,我们藉此和遥远的过去连接在一起,我们也在一处具体的名胜所营造的庞大象征系统中留下自己小小的剪影 。

文章插图
黄鹤楼文创雪糕
《赤壁之戟——建安与三国》所关注的另一个重点是赤壁,这个案例依旧可以回应我们整篇文章所涉及的“占有名胜”以及历史本身就是经历了筛选和重构这一主题,考古意义上的赤壁远不如苏轼的赤壁为人所重,虽然是后来者,但苏轼通过前后赤壁赋强有力的书写,让自己成为赤壁最著名的代言人 。
田晓菲论证提出:苏轼的前后《赤壁赋》和《念奴娇》对赤壁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苏轼泛舟赤壁形成了悠久的文学与绘画传统 。诗人们写诗描写对苏轼《赤壁赋》的读后感、对《赤壁赋图》的观后感,甚至就连写到赤壁之战本身都很难不提到苏轼 。“周郎赤壁”变成了“东坡赤壁”,苏轼对赤壁的所有权也牢牢建立了起来 。他的《念奴娇》至少间接地导致了《念奴娇》词牌的流行,其别名包括《酹江月》《大江词》《大江东去》,或者更直接的《赤壁词》,全部源于苏词 。

文章插图
南宋赤壁图册页的周郎赤壁
责任编辑:梁佳 图片编辑:沈轲
校对:施鋆
- 太岁到底是什么?
- 如何进行网络测速 怎样测试网络速度
- 四级英语考试在哪里考 四级英语考试时间多长
- DNF2015国庆套 dnf2015国庆套礼包
- 研究生的报名和考试时间 在职研究生报名及考试时间2022
- 2015高考数学全国卷1 2015数学高考全国卷1
- 今年在职研究生考试时间 在职考研报名时间2021
- 2015年高考全国2卷数学科难度和历年怎样?
- cf7月活动 Cf8月活动
- dota2更新一直暂停 dota2更新已暂停2015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