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的副省级城市有哪些 江西有几个省域副中心城市( 三 )


制约江西数字产业加快发展的短板在哪里?创新力不足、人才匮乏最为突出 。
陈昌鹤与胡守帅最近都在为“才”犯难 。 文阅科技今年启动“网文出海”战略,希望拓展中南美洲、中东市场 。 然而,即便开出高薪,仍然难觅高水平的阿拉伯语、拉丁语翻译;而鹰潭泰尔物联网研究中心计划招聘数名产业智能化、数字政府解决方案领域高端人才,也迟迟求而不得 。 两者都面临“本地人才短缺、外地人才不愿来”的难题 。
面对这一共性难题,赣州市章贡区独辟蹊径,聚焦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产业新赛道,走出了一条靠大联强、龙头引领的路径,短短3年,集聚了江西航天国数等一批“中”字号、“国”字头重大项目,被工信部赞誉为信创产业“领跑全国地级市第一方阵” 。
“关键要在‘链’上发力,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理念,构筑产业链生态圈 。 ”章贡区大数据中心副主任郭家铮道出了章贡信创产业裂变式发展的密码:针对当地产业基础薄弱的现实,通过引进行业龙头企业,探索形成“链长+链主+联盟”发展模式,聚集人才、创新、资本等要素,让产业生态体系日趋完善 。
“从省级层面做好顶层设计,加快构建适宜数字经济成长的一流生态 。 ”省发改委副主任李庆红说,加快推进江西数字经济发展,要着眼长远实施更有吸引力的人才政策,加快设立省数字经济发展子基金,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形成人才、技术、资本、数据、新基建等各类要素互为支撑、多元共生、包容开放的“雨林型”数字经济新生态 。
聚焦营造数字经济发展一流生态,江西出台若干举措,聚焦改革创新、人才专项、融资支持、财税支持、要素支撑等重点领域,积极创新制度供给 。 随着这些“硬政策”的落地实施,提升了江西数字产业发展的“软实力”,为吸引八方来客共创数字经济大业提供了良好环境 。
让陈昌鹤欣慰的是,近期赴江西多地调研数字产业发展情况,他发现一个非常好的现象,各地都在努力营造数字经济发展新生态,破除传统思维,围绕创新平台、要素、人才、技术、金融等供给,做好政策支持,成为抢占数字产业新赛道的重要举措 。
如何抢抓机遇培育赣籍独角兽?从“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拓宽新赛手成长空间
站在数字经济大时代的风口,“一遇风云便化龙”的故事数不胜数,每年独角兽企业榜单上,不乏新兴领域低调的王者 。
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刘镇说,数字产业是典型的创新力产业,许多站在新赛道上的企业,不再按照传统的“小微—中型—大型”的线性成长路线发展,而是呈现出“创业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的跃迁式成长路线 。 现在看似草根初创企业,因为一个技术突破或是模式创新,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成为一家领军企业、培育一个产业 。
一大批梯次成长的数字产业企业,压实了江西数字经济的家底 。 但与周边省份相比,江西数字经济相关企业不仅数量少、且整体呈现小而散的局面 。 《江西省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2年)》指出,当前江西头部企业偏少,本地领军型、创新型信息化企业相对匮乏,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平台普遍依赖省外 。
如何培育出更多能在新赛道上抢先争先的新赛手?在位于鹰潭高新区的八戒物联网产业孵化综合体,60余只“雏鹰”正处在孵化过程中 。
“尽管有些现在只是三五个人组成的创业团队,但未来可能蜕变为江西物联网产业的领跑者 。 ”江西八戒创新资源总经理许阳说,初创阶段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大都是嗷嗷待哺的“雏鹰”,而孵化综合体既是一个“创业苗圃”,又是孵化器、加速器,可以为处在不同成长阶段的企业量体裁衣,提供全链条、定制化服务,实现协同创新共赢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