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木双女峰风水宝地


下坂厝是嵩口古镇的一个行政村,由于它距离古镇还有几里地,很多到古镇里旅游的朋友往往很少有人来下坂厝,因此想特别推荐,因为像下坂厝这样原汁原味的老房子在福州的老民宅中已经不多见 。

在闽语(福建方言)中,“厝”一词用来表示具体的居住地,比如普通话中的“你们家”,在闽南语中是“恁厝”,福州话中是“汝厝”;普通话的“邻居”,在福建沿海方言中说“厝边” 。潮州话、福州话、电白黎话、闽南语和莆田话中“厝”指代房屋,比如新厝、旧厝就是新房屋、旧房屋的意思 。下坂厝就是位于嵩口古镇下板村的这片老房子,从建筑格式和建筑水平讲它是福州老房子的杰作 。

樟木双女峰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这样原汁原味的老宅子我总认为它配得上三坊七巷,因为三坊七巷是老福州的历史文化名片,是中国著名的文化街巷 。青瓦白墙、石板深巷、各种雕刻精美的建筑饰物和多进院落 。鳞次栉比的风火墙,从高处俯视,犹如此起彼伏的波浪,极为壮观 。
樟木双女峰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下坂厝坐北朝南,这种选择取其冬暖夏凉的效应 。主宅由门、院落、庭园及其他附属建筑组成 。门、院落安排在一条轴线上,庭园及其他附属建筑安排在轴线的另一侧 。主次分明,设计严谨 。这是福州大宅院典型的布局 。但是,建筑设计上的别致在三坊七巷很难见到,比如大门上精美的雕花,还有那个木雕的镇兽,都是极少见的 。
樟木双女峰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下坂厝,建于乾隆年间(公元1752年),距今已有266年历史,建筑面积达5080平方米 。建造者叫陈用坦,现在居住在下坂厝里的3户人家,都是他的后代 。
樟木双女峰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我们有幸遇到老宅建造者陈用坦的第八代后人陈致铣,他向我们介绍了祖先建造老宅的奇闻异事和建筑的精彩部分 。老宅沿袭中原古民居的风格——建筑材料以木材与土石混合为主;三进大八扇厝,每扇夹墙有风火墙相隔,两侧小厅厢房对称,气势宏伟;屋顶斜面皆成凹曲线,两端为燕尾脊;木雕、石雕、泥塑、彩画等装饰小品,形制精美,工艺精湛 。
樟木双女峰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大厅两侧四根樟木立柱的石鼓雕花栩栩如生,做工精湛,在民宅中及其少见 。
樟木双女峰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樟木双女峰风水宝地】大厅上方悬挂有咸丰二年二月礼部题请奉旨,旌奖太岁贡生钦加八品衔陈上珍的“孝友”匾 。这是对陈用坦一生积善孝友的最好褒奖 。孝友牌匾下方大厅正中的神龛前是一个四扇围屏,这是镇宅之宝,只可惜左侧两扇被盗 。围屏高1.5米,从仅剩的两扇上仍可看到精美古朴的人物雕刻 。围屏采用鎏金镂空雕刻技法,人物故事取材于三国演义,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层次分明,立体感很强 。
樟木双女峰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历经近三百年,当年的鎏金粉饰依然光彩如初 。二十年时间的雕刻,无论是木雕还是石雕砖雕在福州的老宅子也可以称得上精良 。
樟木双女峰风水宝地

文章插图
陈师傅让我们猜猜这个像洗衣盆的石槽是干什么用的?结果大家都猜错了 。当答案揭晓时大家都惊呆了,原来这是陈家用于洗钱的 。民国初年,陈家的钱到了无处可藏的程度,那些袁大头都长毛了,于是拿出来在这里清洗,我听得有些胆战心惊,这难道是“洗钱”的出处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