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表能否走出“定位怪圈”

【智能手表能否走出“定位怪圈”】智能手表能否走出“定位怪圈”
文章图片

过去一周 , 包括华米、出门问问等厂商分别发布了自己的智能手表新品 , 而据北京商报采访人员了解 , 各大厂商的智能手表新品也正在路上 。 从目前各厂商发布的新品来看 , 智能手表正在不断拓展自己“狭窄”的应用场景 , 除可以进行消息提醒、语音通话外 , 还可以进行运动监测、心率检测、血氧检测等等 。
相比于传统手表 , 智能手表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的确更强 。 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 , 除了消息提醒、运动监测等功能用得比较多以外 , 其他功能可能一周也用不上一次 , 这就让智能手表的实用性大大降低 。 因此 , 长期以来 , 智能手表一直处于体验和功能上的双重尴尬 , 同时 , 让智能手表摆脱手机伴侣和鸡肋产品的角色 , 也并非易事 。
扎堆推出新品
近日 , 华米科技首次公布Amazfit的中文名——跃我 , 并正式推出跃我Amazfit GTR 3、GTR 3 Pro和GTS 3三款手表;出门问问也面向国内市场正式推出新一代旗舰级全智能手表TicWatch Pro X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发现 , 这些智能手表新品的卖点基本还是集中于健康监测 。 比如 , 据介绍 ,Amazfit GTR 3搭载华米科技自研的BioTracker 3.0 PPG生物追踪光学传感器 , 新的传感器可以大幅提升心率监测精确度 , 提供24小时血氧饱和度、压力和呼吸速率测量等功能 。
而出门问问推出的TicWatch Pro X , 具备脑力疲劳度与精力能量监测 , 且具有专业的心脏健康管理功能 , 可进行房颤&心律不齐预警 。
除了可穿戴设备厂商 , 手机厂商们也在推陈出新 。 上个月 , OPPO推出“超能睡手表”OPPO Watch Free , 卖点就是“睡眠” 。 据悉 , OPPO Watch Free重点打造了OSleep全场景睡眠监测 , 可从睡前、睡中到睡醒后 , 为用户提供睡眠监测和分析服务 。 同一时间段 , 小米带来了Watch Color 2 , 支持117种运动模式 , 涵盖了篮球、网球、跑步、游泳、HIIT等各类常规及拓展运动类型 。
其实在上个月 , 还有一款智能手表备受期待 , 那就是苹果的Apple Watch Series 7 , 然而 , 这款产品并没有搭载血压功能 , 对比上一代产品调整不大 。
实用性争论多
然而 , 即便Apple Watch已经推出了第七代 , 各大厂商也纷纷入局 , 智能手表还未发展到像智能手机一样成熟的市场 。
从价格来说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在京东商城搜索“智能手表” , 发现跨度非常大 , 从一百多元到几千元 , 再到几万元 , 产品都有所覆盖 。 主流厂商基本集中于几百元到几千元这个区间 , 一些不太有名的牌子价格比较便宜 , 还有一些限量定制版的价格要一两万元 。
从功能来说 , 除了最基础的“显示时间” , 当下智能手表厂商都将卖点定在“健康”上 , 其中有辅助运动方面的 , 也有检测血压、睡眠等医学方面的 , 这些从上述产品简介中就可以看出来 。
有用户就指出 , 这些功能并不太实用 。 一位消费者在京东产品页评论区明确指出 , “智能手表太鸡肋了 , 本质就是一个手机的辅助产品而已”;还有消费者表示 , 智能手表上可以下载的软件太少 , 屏幕也不大 , 使用起来不太方便 , 此外 , 测血压等功能也并不是很准 。
“健康就是智能可穿戴产业的核心 。 ”华米科技创始人、董事长CEO黄汪对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表示 。 他在解释血压不准的现象时指出 , 原因很简单 , 就是智能手表软硬件两个方面都还没有成熟 。 “其中 , 软件就是人工智能算法 , 在过去三年多时间里从开始很少人懂到后来大家的投入越来越大 , 更多的人能够用在各行各业 , 人工智能技术的突破是血压在算法方面的突破 。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