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叶文昭特地来到秋长铁门扇(今三和街道办铁门扇)另一叶氏家的四角楼察看 。他用扁担丈量四角楼的长宽,宗亲见怪问道:“难道老侄台也想建四角楼吗?”叶文昭答曰:“安知?”而后,叶文昭将“为儿孙留下更大家业”作为毕生梦想并为之奋斗 。
据传,叶文昭曾做了一个梦,梦到八仙之一的何仙姑托梦说,在距此不远的山下有一块更好的地方适合建房 。这块地方就是镇隆大山下,今崇林世居所在地 。叶文昭建造崇林世居时已是古稀之年,他将毕生积攒的金钱用来建房买地,对建造这幢围屋精益求精 。
清嘉庆三年(1798),在镇隆大光村大山下,一幢雄伟的回形围屋———崇林世居拔地而起 。毕生的梦想成为现实,叶文昭十分欣慰和激动 。此时的他年迈衰老,双目失明 。围屋建好后,他要儿孙抬着他摸着屋墙,他绕了天街一周,边走他边情不自禁地连声叫好:“儿孙无忧饥冻了!”
这幢庞大的围屋建造好后,惊动了方圆数百里,也成为当地之最 。不仅如此,叶文昭还置下了两三千亩良田,横跨惠阳、惠东和宝安三地,成为当地当之无愧的首富 。
1802年的一天晚上,叶文昭安详地与世长辞 。
十则规条影响后人
叶文昭虽已逝去,但他留下的精神财富两百年来却一直滋润着叶氏族人 。
在崇林世居进入正门后是一座高大单门三楼式中开拱形门的牌坊,“树德务滋”四个大字赫然于牌坊中间,坊壁上绘制着生动的山水风光、人文故事 。跨前一步回头仰望牌坊另一面,精美的吉祥动物浮雕呈现眼前 。围屋到处镶有“南阳绵世泽,东粤绍家声”、“厚德载福,和气致祥”、“树德务滋”、“为善最乐”的匾额、石刻联、石匾等,无不体现出客家人“崇文厚德、为善最乐”的文化精髓 。
崇林世居建成,叶氏家族乐居其中,兴教化,重德行,耕读传家,人才辈出 。200多年来,叶氏曾出有举人、秀才九人 。新中国成立初期,镇隆镇学校三分之二的老师出自崇林世居,现在也有很多叶氏后裔分布在全国各地从事教育工作 。镇隆当地人则更习惯用这样一句话语来描述大光叶氏:先生多过金瓮,秀才多过棺材 。
叶蓉煌 。叶家第六代子孙,他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中举,当时乡试排名第11名 。作为大光村第二个举人,他做了一件对叶家影响深远的事,那就是立了崇林世居十则规条:“敦孝悌,睦宗族,务正业,重国课,守国法,戒非为,崇节俭,端风俗,敬师长,和乡邻” 。如今,走进崇林世居的大门,也能找到这十则规条 。十条规则的碑立在大门厅内右侧墙上,是一块黑色的石板 。上面的字迹清晰可认,不仅有十则规条的详细内容,还有叶蓉煌写的序和落款,从中可以了解叶家为何要立下这十则规条 。十则规条的内容,每一条用三字总结,并作了详细的解释 。文字浅显易懂,一般人都能理解 。
“崇林世居的后人都能熟背十条乡规,并以此作为为人处世的规则 。”叶春华说,这些具有很强警世通俗性的条条框框,实际上在当今仍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如今在大光小学大厅背面墙上,也张贴了这十则规条,引导鼓励广大师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中、工作中实践这种崇林精神,自觉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
(许文昌 张伟峰)
围屋与古树相依相伴两百年

文章插图
崇林世居,历经两百余年风雨 。在它身旁,五棵百年大树,始终相依相伴 。
在崇林世居右侧的镇隆镇大光村古树公园,有5棵200岁以上的樟树 。据传,这5棵古樟树都是“崇林世居”创建者叶文昭200多年前建围屋时栽的 。原来有住在“崇林世居”的村民管护,90年代后的叶氏族人陆续搬走,它们便成了无人管护的“孤寡古树” 。村民们在其中一棵古树脚下设了一个烧香拜祭点,以祈求安康 。2004年村民们烧香拜祭时烧到旁边那棵古树,幸好消防车赶到,救了古树一命 。
- 惠氏有机奶粉怎么样 惠氏妈妈奶粉怎么样?
- 抗衰老面膜有用吗 抗衰老面膜哪个牌子好用又实惠
- 淘宝优惠活动怎么设置?有哪些活动?
- 惠普电脑怎么通过u盘装系统教程 惠普怎么从u盘装系统
- 惠而浦水槽洗碗机 洁浦水槽洗碗机怎么样清洗
- 天猫补单能不能用优惠券?补单技巧有哪些?
- 淘宝买东西哪里可以领优惠券?领优惠券是真的吗
- 淘宝优惠活动有哪些项目?优惠活动没赶上怎么办?
- 孟子为梁惠王讲了一个“五十步笑一百步”的故事的目的是什么?
- 买窗帘时,牢记3条选购方法,让你买到实用又实惠的好窗帘!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