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3海战 战斗集结号


(电影《集结号》 , 国军)

813海战 战斗集结号

文章插图
黄维兵团强渡涡河 , 他们徒涉至黄家村的部队为一一八师三十三团 。无论兵力还是火力 , 三十三团都超过守军 , 加上受到一条大雨裂沟的阻挡 , 负责防守的二纵侦察连难以直接抵卸 , 只好首先抢占了与黄家村相距约两百米的陈家村 。
凭借陈家村的有利地形 , 侦察连沿河岸展开 , 集中火力封锁河面 , 以阻止敌军后续部队的扩展和续渡 。此时十八军军长杨伯涛事先配属给三十三团的师炮兵已与步兵一道过河 , 发现这一情况后 , 立即对陈家村施以炮击 。同时占领黄家村的敌军也以猛烈的火力攻击解放军侧后 。
倾刻间 , 陈家村阵地上硝烟弥漫 , 弹片横飞 , 缺乏工事掩护的侦察连伤亡惨重 , 被迫撤回前王圩 , 陈家村遂为敌军所占 。
这是发生在晚上9点的事 。继侦察连主动反击失败后 , 八团也抽出一个加强排的兵力 , 从东面实施反击 。这个排只攻占了村内的两座房屋 , 但通讯员没有弄清楚情况 , 返回向团里报告战况时 , 说成了已攻占黄家村 。
二旅指挥所本已准备动用预备队 , 得到八团的报告后 , 即令正在调动的预备队停止行动 。突入黄家村内的加强排寡不敌众 , 在损失大半的情况下 , 被迫撤出战斗 。
(电影《集结号》 , 谷子地的连就隶属于中野)
813海战 战斗集结号

文章插图
午夜零点 , 作为旅预备队的四团向黄家、陈家发动反击 。四团虽只有二、三两个营 , 但却是一个拥有光荣军史的主力团 。该团前身是红三军团中的模范红十二团 , 为土地革命时期彭德怀举行平江起义时带出来的基干部队 , 团内拥有三个作战经验丰富、善于攻击的红军老连队 。
四团战斗力很强 , 士气较高 , 而且黄家村也仅是一个三十来户人家的小村庄 , 然而反击战仍打得异常艰苦 。至11月19日凌晨2点 , 在两名营长都先后身负重伤的情况下 , 四团才得以突入黄家村 。
四团团长晋士林随后跟进指挥 , 未料进村不久即遭到敌军暗藏的机枪火力点的侧射 , 晋士林和随行人员全部牺牲 。危急时刻 , 团作战参谋主动接替自己的团长 , 指挥官兵与敌军展开了逐屋争夺的激烈巷战 。经过一番猛打猛冲 , 部队在拂晓前占领了村子的北半部 , 并迫使一部分敌军退至河边岸滩 。
眼见步兵不敌 , 北岸的一一八师炮兵即以猛烈炮火进行拦阻 。在炽盛炮火所形成的弹幕隔阻下 , 四团的进攻受到限制 , 伤员和俘虏也都无法后送 , 只能暂时安排在一座大院的几间茅屋里 。
拂晓 , 得知黄家村的团、营指挥员均已伤亡 , 四团政委郑鲁迅速进入村内指挥作战 。在他进入村内时 , 村内战斗已进入了更为紧张激烈的阶段 , 敌三十三团连续发起多路攻击 , 所携带的美式火焰喷射器也被拿出来 , 用于向解放军所据守的茅屋喷火 。
四团用于安置伤员和俘虏的大院首先着火 , 其它房屋也不断被烧着 , 郑鲁只得指挥部队逐屋向后撤退 。
巷战进行到下午2点 , 村里已布满硝烟和焦土 , 多数房屋只留下了断壁残垣 , 房前屋后、街口路旁到处都横躺着尸体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