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来历和习俗

1、端午节来历和习俗1、端午节最初为祛病防疫的节日 , 时间在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 。
2、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有许多说法,公元前278年 , 秦军攻破楚国,屈原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身死 。
3、屈原死后百姓悲痛不已,便在每年五月初五祭祀屈原,端午节由此而来 。
4、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屈原 。
5、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 , 粽子又叫“角黍”、“筒棕” 。
6、挂荷包和拴五色丝线,中国古代崇拜五色 , 以五色为吉祥色,节日清晨,在孩子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 。
2、端午节为什么绑五彩线端午节绑五彩线的原因是:有人认为五彩线象征着五彩的生活,更给孩子们一个五彩的童年 。而更深刻的解释是从阴阳五行学说上讲 , 分别代表木、金、火、水、土 。同时,五种颜色分别象征东、西、南、北、中 , 蕴涵着五方神力,可以驱邪除魔 , 祛病强身,护佑孩子健康长寿茁壮成长 。另外,有的孩子早晨醒来发现自己戴上五彩线后 , 想将五彩线摘掉,而这时大人往往会告诉孩子不能随便丢弃 。这是因为摘掉五彩线的时间是有讲究的,要等到端午节过后的第一场雨,才可以将五彩线扔到水里,以便让邪恶、烦恼、忧愁伴随着雨水流走,永远都不要再回来 。
3、端午节吃哪五黄六白【端午节来历和习俗】“五黄”:大黄鱼、黄鳝、黄瓜、咸鸭蛋黄、雄黄酒 , “六白”:小白菜、茭白、白条鱼、豆腐、白斩鸡、白切肉 。端午节吃五黄是杭州一带的习惯 , 端午吃五黄主要是为了辟邪祛暑 。在端午节时 , 天气日渐炎热,蚊虫苍蝇滋生,因此民间还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端午节成为一个全民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长寿的大节日 。并且在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 。故而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 , 身体健康 。
4、端午节为什么叫浴兰节端午节叫浴兰节的原端午时值仲夏,是皮肤病多发季节,而端午日是草木药性在一年里最强的一天,这天采的草药治皮肤病、去邪气最为灵验、有效 。民间有在端午采草药煲水沐浴的习俗,故称浴兰节 。汉代《大戴礼》云:“午日以兰汤沐浴” 。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龙节、重午节、龙舟节、正阳节、浴兰节、天中节等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