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制茶、饮茶的最早记录都在中国,最早的茶叶成品实物也在中国 。根据可靠地考古发现 , 中国才是饮茶的真正发源地 。中国当然也有野生大茶树,而且年代更为久远 。在浙江余姚田螺山遗址就出土了6000年前的古茶树,按照英国人的逻辑 , 浙江的发源地身份就更加可信了 。中国的野生大茶树集中在云南等地,其中也包含了甘肃、湖南的个别地区 。茶树是一种很古老的双子叶植物,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茶叶由我国的云、贵、川高原向全国传播,古有“蜀地茶称圣,蒙顶第一家”的说法 。秦统一中国后,茶叶顺长江而下传遍半个中国,现我国有17省 , 900余县产茶 。又我国沿海传向世界50个国家和地区 。茶叶作为商品于1610年输入欧洲,先是荷兰、葡萄牙,1638年输入英国 。1664年输入沙俄 。17世纪输入美洲,1674年输入纽约 。
美国威廉.乌克斯著《茶叶全书》中说:“饮茶代酒之习惯 , 东西方同样重视,唯东方饮茶之风盛行数世纪之后欧洲人才始习饮之 。”作为茶叶引种传到世界各地,当然是在唐宋以后的事,公元729引日本 , 828年传朝鲜 。1618年到俄国,1780到印度,1828年传印尼,1834年斯里兰卡 。1914年马来西亚,作为商品传到这些国家当然更早许多 。
3、独树一帜的彝族饮食文化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们生活着就是为了吃而努力的工作着 。在彝族文化中 , 他们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因为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复杂,他们的食物很是丰富 。而且彝族人 , 他们一日之吃两餐,至今仍然如此 。下面,一起来了解更多的彝族饮食文化吧 。
彝族居住的地区 , 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复杂,植物和动物资源极为丰富 。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的彝族以种植荞麦、大麦、小麦、玉米、燕麦、洋芋为主;在溪谷和湖盆山区、平坝则以种稻谷为主,玉米和其它作物为辅 。凉山彝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区、滇西北小凉山彝族聚居区及贵州的威宁县一带,最古老的农作物为荞麦,次为燕麦、水稻、小麦、大麦、洋芋等 。
蔬菜以圆根为古老 , 其次才是萝卜、青菜、白菜等 。畜牧业以猪、羊为主,同时畜养牛、马、鸡等 。凉山、昭通、毕节这些地方的彝族多食用荞麦饼、米饭、玉米饭 , 无论猪、羊肉做成“砣砣”或大块肉都喜欢,喜欢喝用肉汤做成的酸菜汤 。
彝族人的饮食文化,因为有特别的民族习惯 , 更具有山里的芬芳 。回味无穷的风味小吃令人馋涎欲滴、乐而忘返 。彝族是个好客的民族,是个好饮而痛恨酗酒的民族 。彝族人最爱用的调味料有:辣椒、木姜子、花椒、盐巴等 。彝族菜的特色是鲜、嫩、脆、香、既有油香味、又不油嘴,又不腻心,味美无穷 。
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喜种杂粮,以玉米、小麦、荞麦、大麦为主食 。蔬菜、猪、羊、牛、鸡、野味是他们主要烹饪原料 。彝族多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 。山中森林茂密,栖息着许多珍禽异兽,出产熊掌、鹿茸、麂、岩羊、野猪等山珍野味 。
奔腾于高山峡谷之中的大渡河、金沙江、南盘江、元江等大小河流又提供了鱼虾螺等水产品种 。彝族擅长煮、烤、拌、烧、蒸、炖等 。尤其长于羊、鹿子等皮毛类动物原料的烹制 。口味嗜咸、香、辣、麻、嗜酒 。
彝族居家饮食习俗餐制为一日两餐,沿袭已久今亦然 。一般彝村,人们天明即出早工,九时左右歇工吃第一餐,十时左右食毕 。休息一会又出午工 , 天暗才吃第二餐 。农忙活重时节,正餐之间要有间餐,即随身粑粑、馍馍、洋芋等食物和臭豆腐、青椒香肠等带到田地 , 随时加餐 。食俗一般比较简单、随便 。以杂粮、洋芋为主食 。
- 冬天钓鲫鱼的秘方
- 早上对情人的问侯
- 买回来生的鸡肉没冰箱怎么存放好
- 弹簧摇马的马身是什么运动 弹簧摇马的马身是什么弹簧上下的弹跳是什么
- 一次吃十个生蚝的危害 一次吃20个生蚝会怎样
- 淋巴结肿大如何治疗
- 猪血豆腐有什么营养 猪血豆腐汤的做法窍门
- 有哪些浪子回头的电影
- 对付老赖的民间土方法有哪些
- 红茶菌是什么东西做的 红茶菌是什么东西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