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的介绍( 三 )


端午节诗歌诗句:端午(唐)文 秀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七律.端午 (唐)殷尧藩少年佳节倍多情 , 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竞渡歌(节录)(唐)张建封五月五日天晴明,杨花绕江啼晓鹰;使君未出郡斋外,江上早闻齐和声;使君出时皆有准 , 马前已被红旗引;两岸罗衣扑鼻香,银钗照日如霜刃;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将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 。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 。门外高悬黄纸帖,却疑账主怕灵符 。七律.端午老 舍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 , 无钱买酒卖文章;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
相关谚语:未食五月粽,被褥不甘松 。未食五月粽,破裘唔甘放 。未食五月粽,破裘毋甘放 。未食五月粽,寒衣勿入栊 。未食五月粽,寒衣未入栊 。食过五月粽,寒衣收入杠 , 未食五月粽,寒衣不敢送 。未食五月粽 , 寒衣不入栊,食过五月粽,不够百日又翻风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北方)癞蛤蟆躲不过五月五 。(北京)蛤蟆蝌蚪躲端午 。(北方)端午不戴艾,死去变妖怪。(西北)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山东)喝了雄黄酒 , 百病远远丢 。(山西)有钱难买五月五日旱(山西)未吃端午粽 , 寒衣不可送;吃了端午粽,还要冻三冻 。(宝山)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 。(江浙)端午请菩萨 , 端六发乌贼。(江浙)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江苏)
2、什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谓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指中国历史上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 。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 , 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和优秀的历史遗产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 无数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它是中华民族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抗御外族侵略、维护民族独立的坚不可摧的精神支柱,它完整地塑造了中国人的心理和性格,培养了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 。
3、中华民族的摇篮是什么流域中华民族的摇篮是黄河流域 。
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 , 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 。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溪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 , 全长5465公里 。
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 。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 , 植物种类繁多 , 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
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 。因此 , 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