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手抄报内容

1、普通话手抄报内容1、普通话的历史
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 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
“普通话”这个词早在清末就出现了 。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曾向他建议中国应该推行国语教育来统一语言 。在谈话中就曾提到“普通话”这一名称 。1904年,近代女革命家秋瑾留学日本时,曾与留日学生组织了一个“演说联系会” , 拟定了一份简章,在这份简章中就出现了“普通话”的名称 。1906年,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为“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他不仅提出了“普通话”的名称,而且明确地给“普通话”下了定义:“各省通行之话 。”
“普通话”的定义,解放以前的几十年一直是不明确的,也存在不同看法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10月召开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汉民族共同语的正式名称正式定为“普通话” , 并同时确定了它的定义 , 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 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 。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 》的社论,文中提到:“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 。”1956年2月6日 , 国务院发出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把普通话的定义增补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 这个定义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明确规定了普通话的标准,使得普通话的定义更为科学、更为周密了 。其中 , “普通话”二字的涵义是“普遍”和“共通”的意思 。
2、推广普通话的好处
(1)大力推广普通话,有利于克服语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对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
(2)推广普通话 , 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有利于促进人员交流、商品流通和建立统一的市场 。人们开始自觉地要求在经济活动中使用普通话 。
(3)推广普通话是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需要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否拥有统一、规范的语言,是关系到国家独立和民族凝聚力的具有政治意义的大事 。
2、推广普通话手抄报诗歌1、诗歌:
最爱喝的水呀永远是黄河水
给咱一身太阳色能把那雪融化
最爱吃的菜是那小葱拌豆腐
一青二白清清白白做人不掺假
最爱穿的鞋是妈妈纳的千层底
站得稳走得正踏踏实实闯天下
最爱说的说永远是中国话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
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要像它
最爱做的事儿呀是报答咱妈妈
走遍天涯心不改永远爱中华
2、推广普通话手抄报资料:
(1)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是现代汉民族各方言区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 , 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进行交流的工具,即我们国家的通用语言 。我国《宪法》总纲第十九条明确规定:“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001年1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明确了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的地位 。
(2)新中国建立以后 , 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受到高度重视 。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在北京召开 。这两个会议确定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名称、定义和标准 , 将它正式定名为“普通话”,意思是“普通”“共通”的语言,同时从语音、词汇、语法三方面确定了普通话的内涵,即“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