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 特色儿童需要特色教育( 二 )

  
明明现在上一年级了,不过早在上学前,他认得的汉字就足足有两千多个了 。您说这孩子,是不是跟别的小孩不一样?这是好还是不好呢?  
【析案】  
总的看来,明明是那种相当自我中心的、“旁若无人”的孩子 。教育这种孩子,对家长和教师的要求都很高,只用一般的“大路货”式的教育方法,是对付不了他的 。  
他是一个“特色儿童”,至少有三个特点:  
1.记忆力(尤其是无意记忆)惊人;  
2.表现欲极强;  
3.对“路线”有超常的爱好和认知能力 。  
记忆力惊人当然是好事情 。能有意无意记住很多东西,这种本领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他的父母及时开发了这个资源,结果孩子上一年级之前就已经认识两千多个汉字,而且是像玩一样认识的,不属于“牛不喝水强按头”那种,没有造成孩子厌学,这是很成功的早期教育经验 。不过要注意的是,如果您的孩子没有如此优越的记忆力,您就不能采用明明的教育经验 。  
孩子与孩子是不可以这样比的 。教育要因人而异,您的孩子如果识字很慢、很难,您也不必焦虑 。特色儿童自有令人羡慕的长处,也必有让人头痛的麻烦,这就是大自然的公平之处,它不可能把风光让一个孩子占尽 。  
果然,明明的第二个特点就令老师十分棘手了 。  
一个班那么多学生,怎么可能把发言的机会都给极少数孩子呢?那就不公平了 。所以老师限制明明的发言次数是有道理的,但是老师那番话明显有点简单生硬了,有可能使明明受到挫伤,造成师生对立 。我要是老师,我就这样对明明说:“你是个聪明孩子,平平常常的问题你也举手回答,那多浪费人才呀!你应该等着答那些别人答不出的问题 。  
那才叫本事呢!”如此既可以保护孩子发言和听讲的积极性,又给别人腾出了发言机会,可能是比较好的办法 。对此,家长既要与老师做良好的沟通,又要给明明讲清公平的道理,促使他慢慢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毛病 。  
明明的第三个特点—精通“路线图”,非常值得注意 。这说明他的思维方式可能先天与众不同,某种程度上预报了他未来的发展方向甚至职业指向 。如果家长能帮助他找到适合这种思维方式的学习方法,则孩子可能取得骄人的成绩;如果不能正确引导,则他可能偏科,厌学,甚至与教师作对 。  
每一个儿童都是独特的,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像明明这样的特色儿童,更需要特色教育 。  
文/孙阳立王晓春责任编辑:叶展铭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