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晶的主要成分是啥 水晶的分子结构( 二 )


你也许已经注意到了 , 有一种“石英玻璃”并不像其它玻璃那样添加了其它的化学物质 , 它由纯度很高的二氧化硅熔炼而成 。 为什么我们称之为玻璃而不是水晶呢?
这是因为石英玻璃尽管由纯度很高的二氧化硅组成 , 但它的原子间并没有形成水晶那样的晶体结构 , 与水晶不同 , 石英玻璃是非晶体的“玻璃态” 。

水晶的主要成分是啥 水晶的分子结构

文章插图

玻璃态的二氧化硅无序排列
水晶的晶体结构是因其生长过程决定的 。
在自然界 , 除了遍地都是的硅砂外 , 还有一种自然长大的石英晶体 。 石英晶体的生长需要满足苛刻的自然条件和漫长的岁月沉淀:在温度高达550-600℃、压力达到2 -3 倍大气压的地下溶洞里 , 缓慢流淌着的地下水含有饱和的二氧化硅 , 当一部分二氧化硅小晶体“成核”析出时 , 高温液体中游离的二氧化硅分子会在其晶核上一层一层慢慢地堆积 , 这种堆积会依照“三方晶系”的自然法则进行 , 经过几千几万年 , 甚至数千万年时间的累积 , 这些析出的二氧化硅分子就会长成一个一个的“水晶洞” 。 因为时间的漫长 , 并且由于堆积过程中往往会掺杂气泡、裂纹或其它化学物质 , 品相完美的水晶晶体少之又少 , 这是天然水晶显得珍贵的原因之一 。
水晶的主要成分是啥 水晶的分子结构

文章插图

【水晶的主要成分是啥 水晶的分子结构】一个天然的水晶洞 , 因含有锰和铁元素而呈现紫色
当了解到水晶生成的原理后 , 聪明的人类也开始人工制造水晶 。 他们按照水晶自然生长的条件 , 用高温高压的反应釜人为营造同样的生长环境 , 然后注入饱和的高温二氧化硅溶液 , 使二氧化硅在事先设置的晶核上慢慢堆积 。 在人工条件下 , 由于溶液的饱和度及各方面条件能持续满足要求 , 水晶的生长速度可以达到每天0.8mm , 通常只需要半年时间 , 就可以“堆”出100mm的水晶球原坯 。 即便人工生产水晶的速度比自然生长的水晶快百万倍、品质也好很多 , 但与制造玻璃相比 , 其各方面成本也要高出许多 。
水晶的主要成分是啥 水晶的分子结构

文章插图

这是一只很有名的水晶天鹅 , 由人造水晶制成
除了在溶液里慢慢生长 , 我们能更快地生产出真正的水晶单晶吗?很遗憾 , 并不能 。
即便是使用高纯度的石英砂做原料 , 我们也只能熔炼出100%的石英玻璃 , 而不是水晶 。 制作石英玻璃的方法通常是将石英材料或水晶废料加热到熔融温度 , 然后快速冷却到玻璃的固态相 。 由于这样得到的石英微观结构是一种由SiO?四面体结构单元组成的单纯非晶态网络 , 并且Si-O化学键能很大 , 结构很紧密 , 所以石英玻璃具有接近于水晶物理特性的独特性能 。 比如说它的硬度可达莫氏7级 , 具有耐1400℃高温、膨胀系数低、耐热震性、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能良好 , 并能透过紫外线和红外线 。 但从本质上说 , 石英玻璃属于玻璃态 , 它不是晶体 。
各有所长
作为一种天然宝石 , 完美的水晶具有稀缺性 , 因此它更多地被人们用来收藏或制成各种昂贵装饰品 。 相比之下 , 玻璃在经济与科学上的用途则要广泛得多 , 这也是玻璃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原因之一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