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粽子的由来

1、端午节粽子的由来民间传说吃粽子是为纪念屈原,传说粽子是为祭奠投江的屈原而传承下的 。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 。日本、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马西亚、缅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
南朝梁文学家吴钧在《续齐偕记》中说: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贮米 , 投水祭之 。按《齐谐记》说法,因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龙所窃,因此创造了粽子这种形色 。因为蛟龙怕楝叶、绿丝 。可见人们对忠义之士感情之弥笃了 。
2、高压锅煮粽子的方法1、高压锅煮中火煮二十分钟至半个小时即可 。太长易把粽子煮破 。
2、煮粽子一定要水滚以后才下粽子,水要浸过粽面,待重新滚起以后再用旺火煮3个小时左右即可 。在煮粽过程中不要添生水 。要留意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 。煮好以后趁热取出 。
3、煮的时间长短,要看粽子包多大了 , 棕叶包的紧于松有很大的关系的 , 红豆、花生要泡久一点 , 糯米半个小时就够了,用高压锅上汽后一个小时就可以了 。
3、西米粽子的煮法1、食材:西米800克;红枣20颗;豆沙适量;抹茶粉15克;椰浆3大勺 。
2、西米用椰浆或者牛奶搅拌一下,打湿就行,不用浸泡,西米会散的 。
3、西米一分为二,其中一份拌入抹茶粉 。
4、红枣切丝,豆沙搓球,粽叶提前泡好,准备包粽子 。
5、原味的搭配红枣 。抹茶味的塔配豆沙 。
6、包上粽子叶,具体的手法有很多种,只要用叶子把米包上,用棉线扎牢不漏就行 。
7、把粽子放入锅中煮熟,1.5到2个小时,关火后再焖一焖,直到西米没有小白点,全都变得透明就熟了 。
4、如何制作粽子的过程1、拿出两片洗干净的粽子叶,把粽叶的根剪掉 。
2、把两片粽叶稍微合在一起,折成一个漏斗的形状 。
3、加入事先准备好的糯米 。
4、加入配料,再加入一些糯米盖住 。
5、用多出来的粽叶盖住并绑好绳子 。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 , 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 。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传播亦甚远 。端午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 , 在中国盛行不衰 , 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
5、竹筒粽子的竹筒如何保存具体保存方法如下:
1、由于竹筒的材质是竹子,所以在存放时,注意避免放在过于潮湿的环境中;
2、应避免阳光暴晒,应该放在干燥通风处 , 防止竹筒开裂;
3、且每次使用完以后,注意清洗干净再存放,以防蛀虫和细菌腐蚀竹筒;
【端午节粽子的由来】4、建议存放竹筒时,放置在高处,防止被家里小孩子或宠物损坏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