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1、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你知道多少中秋节的来历1、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 , 至今已历史悠久 。“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 。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 。直到唐朝的初年,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 。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
2、总之,根据史籍的记载 , 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日期定于农历8月15日 。因为此时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为“中秋节” 。
中秋节的风俗1、吃月饼:
“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那时,它也只是象菱花饼一样的饼形食品 。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结合在一起,寓意家人团圆的象征 。
2、赏月、祭月、拜月:
《礼记》早有记载“秋暮夕月”,意为拜祭月神,逢此时则要举行迎寒和祭月,设香案 。到了周代 , 每逢中秋夜都要举行迎寒和祭月 。
3、赏桂花、饮桂花酒:
人们经常在中秋时吃月饼赏桂花 , 食用桂花制作的各种食品,以糕点、糖果最为多见 。
4、燃灯:
中秋之夜,天清如水,月明如镜,可谓良辰佳景,美不胜收 。为了点亮这等美景,便有了“燃灯”以助月色的风俗 。
5、猜谜:
中秋月圆夜在公共场所挂着许多灯笼,人们都聚集在一起,猜灯笼身上写的谜语,中秋猜灯谜也被衍生了一种男女相恋的形式 。
6、玩兔儿爷:
兔儿爷最早原本是人们祭月的对象,由泥制成,外型如人端坐一般,供人们祭拜;从清代开始 , 逐渐变为儿童的中秋玩具
7、观潮:
中秋观潮的风俗由来已久 , 早在汉代枚乘的《七发》赋中就有了相当详尽的记述 。
中秋节,又称月夕、秋节、仲秋节、八月节、八月会、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女儿节或团圆节,是流行于中国众多民族与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时在农历八月十五;因其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也有些地方将中秋节定在八月十六 。
中秋节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 , 至明清时,已成为与春节齐名的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中秋节也是东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尤其是当地的华人华侨的传统节日 。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06年5月20日,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有哪些 中秋节的由来与习俗导语:在当今社会,大家越来越能感受到中秋节文化的多样性,我们的生活也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那么 , 大家知道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中秋节的由来与习俗有哪些?
中秋节的来历和风俗
中秋节的来历
中秋节起源于古代对月的崇拜,至今已历史悠久 。“中秋”这一词最早记载于《周礼》 。因我国古时的历法,农历8月15日,正好是一年的秋季,而且是八月中旬,故称为“中秋” 。另外,在一年四季中,每季分为“孟、仲、季”三部分,故秋季的第二个月名为“仲秋” 。直到唐朝的初年 , 中秋节才成了固定的节日 。民间尚有“吴刚伐桂、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
总之,根据史籍的记载 , 古代的帝王,多有祭月活动,日期定于农历8月15日 。因为此时正是三秋之半,故名为“中秋节” 。这就是中秋节的由来 。
中秋节的风俗
①吃螃蟹:正是属于螃蟹肥美的季节,很多人会煮了一大盆全家分享,因其营养丰富 , 故很受欢迎 。
②赏月:是最普遍的节日活动,入夜时分在院子或阳台上摆上桌子,大家围坐一圈,边聊天边吃美食,别有一番乐趣 。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