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总数的变化主要受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影响 。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常见于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感染)、严重的组织损伤、大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等 。中性粒细胞减少可见于某些特殊细菌感染(如伤寒、副伤寒)或某些病毒感染、血液病、放化疗后等情况 。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比如哮喘、荨麻疹、药物过敏等)、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等等 。
嗜碱性粒细胞增多也见于过敏性疾病、血液病等情况 。
淋巴细胞增多常见于病毒性感染,比如麻疹、风疹、水痘、腮腺炎等等 。其它的情况可见于肿瘤性疾病,急性传染病的恢复期等 。
单核细胞增多可见于某些感染或某些血液病 。
三、血小板
血小板在止血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如果血小板明显减少,就可能出现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皮下,牙龈,鼻腔等部位容易出血,而且一旦身体有出血就止血困难 。这个时候就需要进一步寻找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是造血系统生成减少,还是由于某些疾病导致破坏过多 。
如果你看一张血常规的化验单,上面的项目可能至少有二十多项,远远不止我上面罗列的这么多,那是因为计算了各种细胞所占的百分比例,以及加入了红细胞和血小板的形态大小、体积等信息 。

文章插图
只要你能够迅速从化验单里找到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这几个指标,并能够把数值和附在化验单后的正常参考范围进行对比,就已经很厉害,并且足够用了 。
发烧感冒拉肚子,有必要做血常规检查吗?
回到开始的话题,医生让查血常规,到底想看什么,有没有必要?
对于急性病到医院就诊的患者,我们最关注的就是红细胞、血红蛋白和白细胞 。
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数值能够帮我们排除贫血原因引起的头昏、乏力、心慌等症状 。
而白细胞计数在某些情况下能够为是否有严重细菌性感染提供诊断参考 。比如发烧也可能是肺炎,肚子痛也可能是胆囊炎或阑尾炎 。这时白细胞如果明显升高,就为我们明确诊断提供了一条重要线索 。
但需要强调的是,白细胞计数受很多生理因素干扰影响,并不能作为是否有细菌感染的确诊依据,所以我们还要根据患者的病情综合进行分析判断 。
如果通过询问病史就能很明确地诊断是普通感冒,并且症状不严重,不查血常规也是可以的 。只需要多喝水,使用一些针对感冒症状的药物就可以了 。
但“感冒”是一个经验性的诊断,很多疾病发病初期都跟感冒很像,所以临床医生会非常慎重地对待,不会轻易的下结论 。血常规检查虽然不能确诊特定的疾病,但是有经验的医生通过检查结果,结合患者的病史和体征,可以获得大量的信息和诊断提示 。
而且血常规检查方便、快速、廉价,因此成为临床医生快速判断基本健康状况和进行初步诊断的最有利的工具之一 。
【常见血常规结果分析 感冒血常规检查结果分析】作者:郑堃,武汉钢铁(集团)公司第二职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
- 排骨架间隙大于5厘米正常吗 挑选床排骨架的小技巧
- 香菇的各种吃法 香菇的做法大全家常做法大全
- 鼎湖区风水 肇庆常青仙乐园风水怎样
- 混合类净值型理财产品是什么意思 净值型理财产品通常采用哪种估值方法呢
- 元朗有什么商场 元朗 房价
- 胎动总是在右边 胎动在右边正常吗
- 宝宝抵抗力差经常感冒怎么办 6个月宝宝抵抗力差怎么办
- 灵芝茶怎么泡 灵芝茶可以经常喝吗
- 节约用水小常识 节约用水的名言
- 经常吃绿豆会发胖吗 晚上吃绿豆会发胖吗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