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云是什么地方】明嘉靖年间,两亭俱废 。明万历二十一年(1593),九江关督黄腾春于浸月亭故址重建烟水亭,这就是现今烟水亭的由来 。明清时期烟水亭建筑屡建屡废,清同治七年(1868)由僧人古怀募捐重建 。至清光绪间,烟水亭建筑才形成现在规模 。建国后逐年保养维修,并建九曲桥通向湖岸 。
浸月岛上的建筑群分为左、中、右三部分 。人们习惯上称岛上整个建筑为烟水亭,其实每座建筑各有名称 。左为翠照轩、听雨轩、亦亭;右为浸月亭和船厅;中间依次是烟水亭、纯阳殿、五贤阁、观音阁 。这三组建筑既各具特色又相互联系 。形式变化多样,风格协调统一 。庭院、天井内花木扶疏、秀石玲珑 , 清新典雅,让人赏心悦目 , 是一座典型的江南水上园林 。
烟水亭是历代文人骚客宴游之地 。亭内有风格各异的楹联匾额,或叙事绘景,或写意抒情 , 联由景出,文景交融,游亭观联 , 雅趣盎然 。
旧时,烟水亭是本城民众祭祀先贤的香火之居 。五贤阁内纪念的五位贤士和贤吏是:田园诗人陶渊明、江州刺史李渤、江州司马白居易、宋、明理学大师周敦颐、王阳明 。现烟水亭各厅室已改作九江文物陈列室,在这里可以看到具有地方特色的出土文物 。
据府志记载,“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曾当过浔阳县令 , 为九江人办过不少好事 。纯阳殿中的吕洞宾塑像早已毁于兵燹,殿后留下一块相传吕道人亲书的“寿”字碑 。斗大的“寿”字,一笔九转 , 寓意“九转成丹” 。字体苍古,初看是个“寿”字,细看则为“丹”字 。据说这块似“寿”似“丹”的字碑,寄寓了吕洞宾对九江百姓人寿年丰的美好祝愿 。
烟水亭石级两旁有藏剑石匣一对,立于亭前石级两旁,有纳峰藏剑之意 。据载:九江常遭屠城和匪寇骚扰,按阴阳家之说,皆因郡城面对庐山双剑峰所致 。“宋乾道间,郡守唐立方乃辟谯楼前地筑为二城,夹楼矗其上 , 谓之匣楼 , 曰:匣实藏剑” 。后遭毁 。现石凿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为知县陈鼐扩建烟水亭时所凿 。
相传浸月岛又是东吴水军都督周瑜的点将台 。东汉未,柴桑为东吴属地 , 吴主孙权的行宫就设于此处 。建安十三年(208),曹操率领83万人马,离开许昌,浩荡南下 , 追赶刘备 , 虎视东吴 。孙权封周瑜为大都督,命令他率领水军在甘棠湖中日夜操练,迎击曹军 。
古时,甘棠湖与长江、鄱阳湖相通,水域宽阔,为东吴的一处水上要塞,当年,湖上战舰云集,雄师队列 。雄才大略的周瑜在此挥师点将,联合刘备,大败曹兵于赤壁,在我国古代军事史上,创造了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范例 。因此,又名周瑜点将台 。烟水亭内有“周瑜战迹陈列馆”,馆中介绍了周瑜的生平,正中一座3米多高的周瑜塑像 , 携书挎剑,再现了这位儒将的飒爽英姿 。
从烟水亭前拾级而下,过桥 , 迎面有一座方亭,亭前有白石栏杆围就的拜台,这就是三国时周瑜的点将台 。1988年5月1日,市文化部门曾在此举行过一次“周瑜点将”的仿古旅游活动:一声铳响,狼烟四起,一队队甲盔鲜明的东吴卫士,从牙旗猎猎的烟水亭内开出 。紧接着8个身着汉服的侍女,手执宫灯,也从烟水亭中款款而出,一直走到拜台,分列两旁 。
在拜台方亭的一侧,一面杏黄色的“周”字大旗,迎风招展,“水军都督”四个大红灯笼高悬两旁 。周瑜头着纶巾,腰挎宝剑虎步登场,高唱:“江东地广千里 , 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古老的浔阳城烟硝迷漫 , 金戈齐鸣,再现了当年周瑜点将,赤壁麈战的历史画卷 。
- 平凡的世界惠英扮演者是谁
- 吃了饭马上就吐了是怎么回事
- 天府是人体哪个位置 天府的意思是什么
- 猫咪突然不爱吃东西是什么原因
- 大举进犯的举是什么意思
- 血尿酸高是什么病
- 肾炎后期是什么症状
- 青团是上海的特产吗
- 塘鲺是什么
- 迪丽热巴的综艺节目都有哪些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友提供或互联网,仅供参考,请勿用于商业和其他非法用途。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
